汉风流被 丝路新语 ——寻访南方丝绸之路四川雅安段
标签: 南丝路 雅安
  古代中国通往西方和海外的交通线有四条: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以古代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国际交通线有西路、中路和东路三条,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通往印度的西路,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蜀身毒道”。
  公元前122 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称自己在大夏国时见到了蜀布、邛竹杖,“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印度)”,由此断定西南有一条通往印度的隐秘民间商道“蜀身毒道”。事实上,这条古道在西汉中期以前已经存在。
  汉代至武帝之世,中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家,渴求扩张与开拓对外贸易。汉武帝遂派出能臣干将,招抚西南夷各部族,打通丝路,设置官吏。
  历经百年,及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 年)设永昌郡,整个西南边疆完全纳入王朝版图,西夷道完全畅通:以成都为起点,向南,灵关道(又称牦牛道),翻大、小相岭,穿过安宁河谷,渡金沙江进入云南;五尺道,顺岷江道水路至宜宾,之后再顺横江经石门关进入云南昭通。两道在云南大理汇合后,向西,进入印度。
  雅安,地处成都平原西部,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相连接的过渡地带,自古至今就是四川进藏、入滇的交汇处与重要节点,亦是南方丝绸之路牦牛道的门户与必经之路。牦牛道穿过今天雅安的芦山、天全、荥经、汉源等地。唐代以后,南方丝绸之路有了很大的拓展,雅安境内的部分路段,还承担了汉藏茶马贸易的使命,被后人称为川藏茶马古道。
  两千年间,南方丝绸之路成为了重要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两千多年后,我们从成都出发,沿着当年南丝路的方向,进入雅安,走古道,探遗迹,询历史,看新颜,打捞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华光,并在“一带一路”提升至国家战略的今天,见证雅安这一丝路之城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横断山脉,群山嵯峨,江河汹涌,战国至秦汉时期,西南各族先民开拓出四川至云南并直抵南亚各国的南方丝绸之路。图为汉源境内翻越大相岭的邛笮古道

 
 
 芦 山 古道青衣汉韵溢
  从成都出发,经成温邛高速,至邛崃。邛崃,古称临邛,因在此之南为秦代巴蜀遗民邛人的聚居地,是蜀都往南的第一处咽喉重镇,道路由此将进入山区和民族地区。邛崃以盐、铁著称于世。元光五年(前130年),汉武帝派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重开西南交通线,修通了僰道和青衣道。“自临邛经火井,出青龙关,入青衣河谷,出飞仙关,渡天全河,沿荥经河抵达严道古城……”(《雅安地区交通志》),再经花滩、黄泥铺,越大相岭,进入汉源境,这一段因芦山、宝兴曾是古青衣羌国地域,因此被称为“青衣道”。我们沿着与此道方向基本一致的邛芦路,经水口、油榨、火井、高何,翻越镇西山,进入芦山。
 

芦山青龙关是南方丝绸之路西行的首关

 
  越过山脊,穿金鸡峡,来到龙门乡,路上车来车往,却不想对面的半山腰上,隐藏着一座古时关隘——青龙关——南方丝绸之路西行的首关。
  过玉溪河,沿着一条新修的石板路,我们徒步向高处走去。虽是夏日,因道路两旁浓荫蔽日,倒也凉爽。走过一块名为“八步悬天斗”的如斗巨石后,石板路变为了碎石路,抬头即见青龙关。据《雅安地区文物志》记载,青龙关原名“八步关”,有“八步天险”之称,为秦汉时从邛崃翻镇西山进芦山的必经之地,乃是青衣古道上的重要关隘。此关东凭高崖,西倚绝壁,原有两扇大门,如今只留下了地面上的两孔门柱洞。立于关楼上,环顾左右,从高山深处蜿蜒而来的玉溪河,挣脱金鸡峡两旁高耸的崖石后,灌溉着龙门乡青龙场村和古城村所在的平坝地带。
  南丝路开通后,青龙关脚下,客店开张,酒旗飘扬,来自十里八乡的商贩在此聚集,形成了热闹的青龙场。龙门乡为芦山地震震中,两年过去了,这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白伙、王伙等一个个新村聚居点让这里的人们住进了好房子的同时,也正在为青龙场村打造成旅游村庄、发展第三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古道、青衣江、国道318 线在飞仙关平行而行,历史与现实同时呈现在眼前

 
  沿着省道210,来到芦山县南大门、川藏线上“第一咽喉”——飞仙关。关门城堞仍雄踞国道318 路旁,不远处还立有芦山南界石牌坊。当年,齐白石曾宿飞仙关,并为其作画,尽显古道雄关之风采。立于关口,青衣江水静静地流淌着,江岸,一边是悬崖高耸,一边是繁忙的国道318,国道下的江边隐约可见石梯,据说,那是当年的古道渡口,由此坐渡船过河,沿河可至雅安多营。
  在飞仙关镇飞仙村埝坎组,有一条古街道,街上完整保留有一石板吊脚楼,“这是当年茶马古道上的幺店子,底楼为通风又通光的马厩。”唐国富对芦山的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也颇有研究。只见马厩还保留着当年的红砂条石石门。埝坎组的老君溪上有一指路碑,该碑建于清咸四年,碑顶刻三个大字“老君溪”,上刻“右走芦山四十里,灵关一百里”、“左走始阳二十里,天全四十里”,而旁边就是左右两条路。
  就在这些古道古迹旁,飞仙关镇南北场镇一幢幢木架房正拔地而起,飞仙关电站库区水面上,已经架起古朴雅致的环湖栈道——一个AAAA 级的飞仙关风情旅游古镇已现雏形。
 
 
 荥 经 雨润千年道 物证岁月流
  从芦山飞仙关镇,过芦山河,即进入天全县多功乡南天新镇,一幢幢崭新的3 层楼房矗立在国道318 旁,房前屋后的微田园里,种满了蔬菜水果,不远处为正在修建中的国道351。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结合国道318 线、国道351 线和雅康高速多功出口在此交汇的优势,南天新镇着力打造“社区式、产业型、田园化”的幸福美丽新村。
  天全,古为斯榆地(或称徙都),古氐羌民族徙族人民在此聚居、劳作、繁衍生息。司马相如开南丝路时,有“略斯榆”之举,斯榆之君请为内臣,以故徙都(今始阳镇)置徙县,西魏置始阳县。始阳处于“南通严道(今荥经),西控碉门”的枢纽。
  从天全南天新镇出发,沿荥经河南下至荥经。途经新添驿,此乃昔日茶马古道上的一大驿站。荥经,在古代被称为“严道”的丝路重镇,扼守四川盆地与西南高山大川交汇之地,秦汉时曾是中央王朝的边缴贸易集散地,作为中央政权控制“西南夷”的桥头堡和防御“西南夷”进攻的军事要塞。辖地囊括了大渡河中上游地区和今天雅安市的大部分城区。
 

严道古城遗址

 
  如今的荥经县城所在地亦名严道镇,这是唐朝初年设立荥经县时搬迁至此。而严道古城则以遗址的形式留在了六合乡古城村。古城坐落在荥河第三台地上,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形绝好,背靠中峻山,三面陡峭直立,凸显了古人构筑城堡时的攻防理念。古城由主城和子城组成,城垣采用版筑夯土墙。
 

唐代石佛寺摩崖造像为翻越大相岭至汉源清溪古道上重要的石窟

 
  沿着国道108 继续往南,在花滩镇左转,走花凰路来到相岭河边的石佛寺,寺内的两座佛雕巨石,一座是当年兴建“辟支道场”时所造,另一座则为后世的宋明各朝续建。
  唐朝中期,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韦皋为西抗吐蕃而修通乐雅水道,扩展青衣江航运,并于水道沿线兴建庙宇二十余座,也就构成了闻名遐迩的“辟支道场”。荥经的AAAA 级景区云峰寺即为“辟支道场”现存的最大最完好的庙宇之一。云峰寺内有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最大规模的古桢楠林,其中尤以分别列于天王殿石梯两侧的两株尤为壮观,称为“桢楠王”。
 
 
汉 源 椒香越千年 暖阳照古今
  随着雅西高速的开通,从荥经到汉源只需一个多小时,想当年,从荥经到汉源的南丝路,要翻越“事故多发地段”大相岭。大相岭,原是邛人(巴族)与崃人(牦牛夷)的界岭,故称邛崃山。过奇险的“草鞋坪”,进入大相岭南麓,即古牦牛国的地域,后成为汉经营西南民族的要冲之地,故先后在此建立沈(巴族后裔)黎(牦牛夷)郡和牦牛县。
  在大相岭南麓如今有一处驻兵守卫的旧城遗址,为五代前后蜀时期蜀王王建修筑的“王建城”,今讹称“羊圈门”。南方丝绸之路的“邛笮古道”穿城而过。“清溪新黎村向北经相岭至凰仪堡一路,史称‘邛笮古道’。”汉源县政协学习文史委的郭朝林向我们介绍着。
  从古道牌坊处,沿花岗石铺就的古道往上,道路两边栽满了结实的花椒树。汉源是“中国花椒之乡”,花椒种植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汉源花椒早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就列为了贡品。到了清代,由于收椒役吏借收贡椒,苛扰舞弊,当时清溪知事查悉禀报上司豁免,于是,在当地留下了一通花椒免贡碑。古道路旁就立有此碑仿制品。
 

清溪新黎村村民占据“邛笮古道”之便利,大力发展古道乡村旅游

 
  邛笮古道亦为后来的茶马古道,当年背夫们背着丝绸、盐巴、茶叶等货物,沿着这条狭窄、艰险的古道下至清溪,南丝路与茶马古道就此分路,继续南下至九襄、汉源,往西则去往宜东、康定。一路上能看见不少经年累月才能形成的“拐子窝”,这是千百年来背夫们的丁拐杵在古道上留下的岁月痕迹。丁拐杵是背夫们行进时的拐杖,而休息时,它们又成为了货物的临时支撑物。
  如今,汉源已着手对这段邛笮古道进行旅游开发。牌坊下有两座上百年的老房子,其中一座已被三十来岁的游春鼎与王萍夫妻俩利用起来开起了农家乐,“今年‘三月三’登高山时开张营业,主要卖我们当地的风味小吃,比如臭豆腐、炸花椒叶等。两个多月,挣了一万多元了。”
 
南丝路的 多元多支格局
  唐樊绰《蛮书》:“自西川成都府至云南蛮王府,州、县、馆、驿、江、岭、关、塞, 并里数计二千七百二十里……至雅州百丈驿(名山百丈镇)四十里,至名山县顺阳驿(名山县城)四十里,至严道县延化驿(雅安市西)四十里……”东汉至唐,开拓了百丈驿道,南下的干道遂从邛崃经百丈、名山到雅安,而不经芦山。也有学者认为“抑或同时就存在着这条小道,但非主道而巳”。
 

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

 
  曾经的百丈驿、顺阳驿都属如今名山区,而名山蒙顶山的入贡“仙茶”名列经传而有“天下第一茶”之美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 年),蒙顶山茶始作贡茶,作为天子饮用和祭祀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1169 年从无间断。蒙山贡茶,据说源起于西汉吴理真所植七株仙茶。如今蒙顶山上的皇茶园亦种有七株茶,四周石栏环护,石门紧闭,石虎镇守。这七株茶是否为吴理真所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名山三十多万亩的茶树飘香山野,让茶成为了寻常百姓的杯中茗品,茶叶综合产值40 余亿元。同时,山下一座占地150 亩、总面积12 万平米的蒙顶山国际茶叶交易中心(茶马古城)的建成开放,加快以茶为主的产业在名山集聚,使之成为大西南乃至全国茶叶主要集散地之一。
 

在“中国藏茶之乡”雅安感受藏茶魅力

 
  每到夏天,蒙顶山的茶园里,又到处是忙碌的采茶人。此时节,采摘的是生长6 个月以上的成熟茶叶,连枝带叶制成南路边茶,即如今的“藏茶”。雅安作为“中国藏茶之乡”聚集了十来家藏茶企业,年产量达三万吨。走进位于雨城区茶马大道的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在藏茶文化展示厅,有如走进了一个神奇藏茶的世界,在浓浓的藏茶香中感受藏茶独特的魅力。
 
  登临金凤山,远可眺周公山苍翠,前览青衣江、濆江水流,山水间是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雅安市雨城区姚桥新区。姚桥新区有一汉碑村,村里一院内收藏有全国重点文物——高颐阙。现存东西两阙,东阙已残,西阙保存完好,为我国汉阙保存最为完好,雕刻最为精美的仿木结构石质建筑。旁边还有石兽一对,名天禄、辟邪。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范文澜评价其:姿态生动,充分表现狮的强悍性,比霍去病冢前石马,技术上是前进了一步。高颐,东汉人,官至益州太守。他所处的年代,这里尚属严道管辖,无论南丝路是否经此而过,汉文化却是实实在在已通过南丝路泽被此地。

  离开汉碑村,进入雅州大道,朝金鸡关方向而去,上雅西高速,北上接成雅高速至成都,南下经荥经、汉源、石棉,到西昌,继续南下至攀枝花,进入云南——这条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穿梭的超级高架桥和超长隧道结合的“天梯高速”,其路线与两千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是如此的相似,想来这并不是历史的巧合,而这就是最优路线,也许这就是南丝路的高速版本,将给沿线地域带来新的崛起、新的发展,而且是跨越式的、高速的!
 

青衣江畔,崛起的现代化都市、丝路之城——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