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年,见证凉山的磅礴力量
2025-11-16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凉山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在西昌举行
 

11月16日,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新闻办在西昌举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凉山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介绍凉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还回答了推动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深化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数字经济培育壮大、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提问。

 

 

这五年来>>>


历史性成就、标志性成果、突破性变革

 

州委、州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做好“三篇大文章”,全面推进“三大强州”战略,深入实施“五大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标志性的成果、突破性的变革。

 

凉山州发展改革委主任黄朱林

 

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1733.2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474.9亿元,今年有望突破2600亿元,在规模总量上跨越一个千亿级台阶,增量超过870亿元,较“十三五”时期翻了一番,四年平均增速6.5%,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发展大局贡献了凉山力量。从县域经济发展看,全州经济总量超200亿元的县(市)达到3个、超百亿元的县(市)达到8个,分别较2020年增加了2个、3个,特别是西昌市经济总量突破800亿元,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成为带动凉山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产业支撑>>>


“零的突破”“全省第一”,新赛道新动能

 

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级高新区,凉山高新化工园区、德昌新材料化工园区实现省级化工园区“零的突破”,新设5个省级开发区、新增数量全省排名第一。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迎来新的里程碑,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雅砻江腊巴山风电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已建成清洁能源装机规模5245万千瓦、占全省的42%,建成“四直十交”外送通道,清洁能源发电量、外送能力均居全省第一,攀凉天然气管道将于本月开工建设。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西部商业航天港规划建设,珑腾凉山AI数据中心加快推进,西昌—自贡、“云上马班邮路”等6条低空航线成功试航,凉山发展开辟了新赛道、塑造了新动能。

 

 

基建设施>>>


“3小时经济圈”、建新机场、“黄金水道”

 

新成昆铁路全线通车,西昌融入成都“3小时经济圈”,在建及运营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50公里,实现了17县(市)全覆盖,西昌青山机场年吞吐量突破150万人次,会东、甘洛、盐源新机场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金沙江黄金水道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现代骨干水网加速构建,大海子水库、新华水库建成投用,十余座水库开工建设,将新增供水能力超过4.6亿立方米,建成农村电网项目49个,新增4G、5G基站超2.7万座,所有铁路公路、景区园区、行政村实现5G信号全覆盖。

 

 

生态建设>>>


“全省前三”“典型案例”“国家级示范区”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保持在97%以上、稳居全省前三,国考省考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累计完成营造林23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3.7%,治理水土流失超过3800平方公里,邛海生态治理成为全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典型案例,西昌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西昌钒钛产业园入选省级近零碳园区,县(市)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全面启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民生福祉>>>


“巩固拓展”“新增就业”“收入年均增速”

 

每年用于民生领域财政支出比例超过65%,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累计动态监测帮扶11.9万人、消除返贫风险8.4万人,农村人口年均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130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11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经济增长。实施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8.2万户,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升至96.9%,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

 

 

安全保障>>>


“连创新高”“刷新世界纪录”“显著提升”

 

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30余万亩,粮食产量连创历史新高,德昌超级杂交稻亩产1251.5公斤、刷新世界纪录,“天府粮仓”凉山片区建设有力推进。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成功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禁毒防艾形势持续向好,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来源/活动主办方

编辑/陈学军

审核/李春林

终审/陈佳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