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画报
画说四川
轩 视 界
视 觉 派
2023年7月刊
成都努力将大运会打造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通过场馆惠民、体育惠民、文化惠民、环境惠民等多项举措,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成都第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世界青年共同期盼的盛会,是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在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对青春也有着更丰富的表达。
星光熠熠的成都体育人不仅通过他们的才能书写着成都的青春活力,更将成都的独特魅力与顽强不息的体育精神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建筑师们用超高的创新,构建出一系列中国风与全球性体育赛事相结合的场馆与场景,向世界展示着天府之国的文体底蕴,让魅力成都具有了更加丰富、更有活力的运动因子。
一座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目标的城市,正在用不断完善的硬件和不断高涨的体育热情向着梦想——雄起!
四十余年,无数张精彩的摄影照片,就是王瑞林从少年到老年,与运动结下不解之缘的见证。
古蜀文明的运动史源远流长,运动的历史基因早就浸透在成都的血脉里。
这个夏天,为了探寻中国郎的“酒神精神”,我们前往赤水河左岸的郎酒庄园,一路寻香识“郎”,探寻庄园酱酒的“生长养藏”,看赤水河酒神如何把诗酒风流酿成日月星斗,让天地众生喝的每一口,都蕴藏着洪荒宇宙。
2023年6月刊
2023年5月刊
2023年4月刊
成都,一座拥有3600多家书店的【书店之都】,各种类型的书店,让人们享受到了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满足。
2023年3月刊
悠远的历史中,过去巴蜀大地上的动物,或成为遗骸,或成为化石,带着历史的记忆留存至今。
2023年2月刊
王达军作品《喜马拉雅之光》获第15届全国影展艺术风格奖,《大地系列》获第16 届全国影展金牌奖,先后两次荣获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空间展出,部分作品艺术机构或影像藏家收藏,是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家。
2023年1月刊
四川古镇保存至今的大多是明清风貌老街巷、民俗、土特产、人情味……在年节的时候到这些古镇走走依然能让人找到四川最本真的乡土滋味。
2022年12月刊
东方文化中三生万物,三有无限种可能。三座山峰互为犄角的列阵也似乎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更多的神力。
2022年11月刊
古蜀多水患,成都平原尤甚。岷江给远古先民留下洪涝交织的惨痛记忆。直至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水害逐步得到控制,暴虐的岷江走向驯服,润泽西蜀大地两千多年,孕育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
2022年10月刊
“9·5”泸定地震造成山体崩塌、巨石翻滚,强烈的地震波快速向周边扩散。泸定县的众多城镇村落散落在大渡河两岸,断电、断水、断网,成为地震“孤岛”,急需救援。
2022年9月刊
西蜀园林为中国古典园林中地域园林的重要分支,主要分为祠宇园林、寺观园林、衙署园林、宅院园林和陵寝园林。其中,祠宇园林数量之甚、造园之良,堪称我国古典园林三大群落之一。
2022年8月刊
岁月流逝与王朝变迁,往往会让大佛遍体鳞伤,甚至永远消失,巴蜀过去的大佛数目,远比今天所能见的更为恢宏
2022年7月刊
渠江,是长江支流嘉陵江左岸最大支流,发源于四川南江县,流经四川省广元、巴中、达州、广安等市,于重庆市合川区汇于嘉陵江。
四川画报官方微信
轩视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