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画报
画说四川
轩 视 界
视 觉 派
2023年1月刊
四川古镇保存至今的大多是明清风貌老街巷、民俗、土特产、人情味……在年节的时候到这些古镇走走依然能让人找到四川最本真的乡土滋味。
2022年12月刊
东方文化中三生万物,三有无限种可能。三座山峰互为犄角的列阵也似乎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更多的神力。
2022年11月刊
古蜀多水患,成都平原尤甚。岷江给远古先民留下洪涝交织的惨痛记忆。直至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水害逐步得到控制,暴虐的岷江走向驯服,润泽西蜀大地两千多年,孕育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
2022年10月刊
“9·5”泸定地震造成山体崩塌、巨石翻滚,强烈的地震波快速向周边扩散。泸定县的众多城镇村落散落在大渡河两岸,断电、断水、断网,成为地震“孤岛”,急需救援。
2022年9月刊
西蜀园林为中国古典园林中地域园林的重要分支,主要分为祠宇园林、寺观园林、衙署园林、宅院园林和陵寝园林。其中,祠宇园林数量之甚、造园之良,堪称我国古典园林三大群落之一。
2022年8月刊
岁月流逝与王朝变迁,往往会让大佛遍体鳞伤,甚至永远消失,巴蜀过去的大佛数目,远比今天所能见的更为恢宏
2022年7月刊
渠江,是长江支流嘉陵江左岸最大支流,发源于四川南江县,流经四川省广元、巴中、达州、广安等市,于重庆市合川区汇于嘉陵江。
2022年6月刊
四川西北地域广阔,湿地众多。除了若尔盖湿地、长沙贡玛湿地之外,尚有措普沟、海子山、九寨沟、莲宝叶则、葫芦海等众多湿地。它们就像是翡翠一般,镶嵌在高原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2022年5月刊
松潘,悠久的历史让这片土地成为了多民族的聚居地。这里生活着以藏、羌、回、汉为主的二十多个民族。各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彼此交融、互相影响,创造出灿烂的多元民族文化,展示出“松潘人”的精神面貌。
2022年4月刊
历史悠悠,蜀锦绵延,历经两千多年而不绝,并在四川成都的历史与城建中留下了深刻的“锦”记。经历过兴盛与低谷的蜀锦,如今是天府文化的承载,是成都最重要的名片之一,更需要守护与传承。
2022年3月刊
从古至今,以地域条件而论,每一个历史时期四川饮食都有不同的风味,当这些风味与物产在历史中沉积与演变,方才形成了今天的“川味”。
2022年2月刊
花灯是四川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小戏,包括祭祀灯神、戏剧、舞蹈、说唱表演等丰富的内容,是一种多元组合的传统戏曲演唱艺术形式。
2022年1月刊
“盐都”自贡,因为井盐开采和恐龙化石而闻名中外。如今,随着自贡彩灯在海外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自贡美食也成为众多旅行者探访自贡的一个理由。
2021年12月刊
藏式彩绘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起着装饰作用,又颇具艺术价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的“甘孜彩绘”,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2021年11月刊
贡嘎南行令牌状,秋披彩衣冬白袍。四川省石棉县位于横断山中东段,大渡河中游,贡嘎之南。境内处处美景,四季变化万千,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总是令人流连忘返。安顺场更是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蜚声中外,而田湾河却是“藏在深闺人未识”。
2021年10月刊
位于大巴山腹心、川陕渝三省(市)交界地带的八台山,因地貌呈层状梯级递升八层之多而得名。因地处四川的东北端,八台山也被称为“四川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
2021年9月刊
“不到遥远的地方,只到理塘就回”。距离上次理塘追拍丁真的半年之后,我又来到理塘。不过,这次不是来拍丁真,而是去一探绝世的风景——格聂南线。
2021年7月刊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昆虫也是摄影人最易接触到的拍摄对象。无论是寂静的山野之中,还是喧闹的城市角落——公园、河道、小区,甚至路旁的草丛和墙根,我们都会发现那些活跃的小生灵。
2021年6月刊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江河纵横,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从古到今,许多文人都在文字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人生的志趣,最终在美食中获得舒缓、平和。而诗词中的川味,虽看起来简简单单,却能引人遐想联翩。
2021年5月刊
在朱毁毁看来四川如泡菜坛,他这位记录者正探头从“坛口”细微处一窥天府人间
四川画报官方微信
轩视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