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画报
画说四川
轩 视 界
视 觉 派
2021年1月刊
2020年12月刊
2020年11月刊
2020年10月刊
2020年9月刊
乡愁是什么呢?沉静悠然的古朴民居,田间地头的农忙耕作,树石山水的幼年记忆,这些乡土文化的符号,就是乡愁的体现吧。新的房子建起来了,院子也修葺一新,文化的延续让乡村始终是记忆深处的家乡。
2020年8月刊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兼总规划师李小波,根据多年的研究,首次提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绝不仅仅是成渝古驿道的东西往复,而是古今一体的七大走廊”这一理念。
2020年7月刊
成都作为新一线龙头城市,近几年交出的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在过去,旺盛的消费能力拉动了成都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在未来,成都作为“一带一路”中西部核心节点,将带动成渝城市群进一步发展,其产业结构布局和人才吸引能力也奠定了成都未来的增长潜力。
2020年5月刊
“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2020 年3 月15 日,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 后”党员的回信
2020年1月刊
四川“名片”多,从“三九大”到“铁公机”,从科幻动漫到野生动物,从戏剧文艺到雪山胜景……这些名片将天府之国发展的“快节奏”和安逸的“慢生活”串联起来,对于展示四川形象、精神和促进四川发展、造福广大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2月刊
雅安, 从历史深处走出来,在岁月的沧桑中流芳。昔日川藏茶马古道源头重镇,今天成为川滇藏枢纽之城。
2019年11月刊
夜幕降临,人们开始渴望轻松而美好的一餐,在“美食之都”成都,从街边小摊到酒店大餐应有尽有,但很多人却钟情于街头巷尾、市井里弄,似乎只有这样的“深夜食堂”才能慰藉他们的胃。
2019年10月刊
从川陕公路到高速公路,从宝成铁路到西成高铁,从昔日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协同发展,广元、绵阳、德阳等城市的崛起,见证了70 年来四川交通的沧桑巨变。昔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今天堑变通途,千里蜀道一日还。
7 月16 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皮影戏授牌仪式在成都金河宾馆举行,南充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南部马王皮影戏、 阆中王皮影双双入选。南部皮影戏起源于南部县马王乡,又叫马王皮影戏,在此前的2008 年已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作为一门传承了三百多年的古老艺术,马王皮影戏如今正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9年9月刊
在国际国内,不乏艺术文化带动小城镇发展的例子。小城镇发展与当地文化结合,形成自身品牌,带动当地文化旅游,并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从文化出发,打造“文艺范”特色小城镇,四川不少具有文化底蕴或文化资源的小城镇由此找到了可行路径。
2019年8月刊
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由于其多样的地理地貌、巨大的海拔落差和优越而复杂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兰科植物的生长繁衍,造就了丰富的兰科植物种类。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共发现兰科植物92 属450 种,仅次于云南省,排在中国第二位。
谈到文字,我们并不陌生。但字库塔为何物,为何而建,或许我们非常陌生。如今,就让我们透过这个年代久远的名字“字库”,以及四川这些保留下来的字库塔,来认识古人的文字崇拜载体吧!
方言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巴蜀文化作为全人类文化的一份子,既有人类文化共性的书写,也不可避免地有其个性的展演。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四川人的精神在四川话中有诸多展现。四川话中有我们的记忆,有我们的生活,有我们的历史,作为四川人,我们更应该好好保护并使之传承下去!
2019年7月刊
品牌化、国际化,四川火锅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作为四川文化中一个具有味道、温度与色彩的呈现,四川火锅正在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了解、接受和喜爱……
随着人们饮食理念的变化,四川火锅在坚守“本味”的同时兼容并蓄,并不断推陈出新:味型不断丰富、食材不断升级、菜品不断变换、理念不断创新…………文创火锅、主题火锅、方便小火锅等创新或特色火锅在火锅江湖中绽放异彩,满足着更多食客的口味。
麻辣火锅体现了巴蜀人嗜麻、辣、 烫、鲜的食俗特点,而关于其诞生的时间和地点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除了过去常说的“重庆江北起源说”外,如今在四川火锅业内,还有“自贡盐场起源说”和“泸州小米滩起源说” 两种观点。
四川画报官方微信
轩视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