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苏文脉·雪堂星火”首场三苏文化读书会蓉城启幕
2025-06-30
6月27日晚,由三苏研究院与四川省文化馆主办的首场“鼎苏文脉·雪堂星火——三苏文化城市读书会”在四川省文化馆艺术空间举行。
 
天府锦城,文以载道。6月27日晚,由三苏研究院与四川省文化馆主办的首场“鼎苏文脉·雪堂星火——三苏文化城市读书会”在四川省文化馆艺术空间举行。
 
 
出席本次读书会的嘉宾有四川师范大学三苏研究院执行院长、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敏;四川师范大学三苏研究院副院长杨海;民盟省直工委科五支部主委马碧蓉;民盟省直工委法经支部主委刘欣;民盟省直工委卫健宣支部主委尹剑;四川省文化馆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主任郭涛;部分民盟盟员代表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60余位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此次读书会。
 

四川师范大学三苏研究院执行院长

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 刘敏 致辞

 

四川省文化馆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主任

郭涛  致辞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

汤君教授 授课
 
本次读书会以“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苏轼的未了从军梦”为主题,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汤君教授担任阅读导师,指导大家阅读《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武论》《策断》等文献,分析苏东坡未竟的报国之志,带领读者穿越千年,探寻他的家国理想。
 
和大众熟知的文豪形象不同,本次读书会探寻了苏轼形象的另一个内涵。苏洵、苏轼、苏辙均有系列讨论国家军事战略、战术的著述,苏轼的儒帅情怀尤为浓烈。北宋时辽、夏与中央王权并峙,对西夏的关注观刺激了苏轼的从军梦。他不仅早岁习武学剑,更是在入仕后用哲学的思维来积极学习高超的箭术。他多次在起伏跌宕的仕途里,明确表达自己的从军梦。他早年不仅撰写了《苏武论》上、下篇,《策断》上、中、下三篇以及《策略》、《策别》等系列的政治、历史、军事论著,更是在中年时期直接论述宋夏关系的十三篇著述中,提出许多鲜明的具体主张。他在治理定州的时候,更是创造了军事整顿和治理的成功案例。可惜,由于复杂的历史因缘,苏轼虽然怀有这些热诚的报国主张,最后未能一一被北宋政权所采纳,但其未了从军梦,却始终成为他诸多文学佳作或隐或现的历史渊源。
 
别开生面的组织形式与独特的主题,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与文化学者的目光,前来参加读书会的有高校学生、普通市民、机关公务员等各界人士,现场氛围严肃而充满探究的活力。参与者纷纷表示,以前只知道苏东坡是诗人、文学家,通过这次阅读,发现了他更为丰富的情感思想内涵,也更加理解了苏轼作为中国传统文人审美理想代表的含义。
 
“三苏文化城市读书会”是三苏研究院为弘扬千年三苏文化精髓,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城市生活融合,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而精心策划推出的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以三苏文化为核心,以“弘扬文脉、服务公众”为宗旨,聚焦其家风家教、治国理政智慧、文学艺术成就、哲学思想及廉政文化等丰富内涵,通过“春诵·夏学·秋研·冬习”四季主题读书会的形式,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导读、市民读者共读、经典篇章赏析、文化沙龙研讨等多种活动,打造兼具学术深度、大众参与性和时代活力的城市文化品牌,让三苏文化从典籍中“走出来”,在城市中“活起来”,在市民心中“热起来”。
 
本次读书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参与者深刻感受到了三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激发了大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热情。未来,随着“春诵·夏学·秋研·冬习”四季主题读书会的持续开展,三苏文化将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图源/四川省文化馆

编辑/陈学军

审核/李春林

终审/陈佳楣

统筹 监制/涂新  王韬
四川画报体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