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彭州市菜稻现代农业园区1700亩水稻田正迎来大面积收割,产量尤为喜人。
彭州市菜稻现代农业园区,涉及濛阳街道、九尺镇2个镇(街道),规划面积约178平方公里,是彭州市稻菜轮作核心种植区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生产基地。该园区以水稻和蔬菜为主导产业,稻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含复种)30万亩以上。
▍迎接丰收 专家组田间测产忙
8月28日,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专家到濛阳街道清远村与九尺镇双土村,对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粮食周年高质高效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稻菜轮作区绿色高效综合示范区进行机械化收获测产,拉开了今年“天府粮仓”水稻收割序幕。
谷穗沉甸甸、黄澄澄,谷粒饱满、长势喜人。当天,专家组深入示范田块,对水稻整体长势进行实地考察,选择种植品种为“泰香优5318”,具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了现场机械化收获测产。通过选取样本、样本称重、测算亩穗数、推算亩产等步骤,最终测产出示范片区平均产量为642.30公斤/亩。
“能达到这样的产量,说明在稻菜轮作区采用机械化种植‘泰香优5318’,有利于提升稻菜轮作区种植综合效益和质量安全水平。”专家组组长、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徐敬洪表示,与成都市水稻平均亩产量500多公斤相比,示范区水稻产量表现突出。
▍开镰收割 绘出金秋的好“丰”景
目前,彭州市菜稻现代农业园区水稻收割已开始,属于全市大面积收割最早的一批。预计将在9月底完成收割,10月上旬完成全市水稻收割。水稻丰收不仅带来农民增收,也让“天府粮仓”彭州片区建设的示范效应越来越突出。
收割机从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开过,金色稻浪翻滚出稻谷的清香。在彭州市菜稻现代农业园区,一片丰收的田野里,多台联合收割机往返穿梭进行收割,饱满的稻穗低下了头。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茬茬水稻源源不断地被卷入收割机,割稻、脱粒、装车一气呵成,今年的粮食颗粒归仓。
水稻收完,换季秋粮、秋菜作物播种也将进行。大型翻耕机会将稻秆翻入土中,蔬菜种植机把菜种埋进平整疏松的土里。“我打算这批种小白菜,小白菜收成后可以马上种上小春的油菜”。种植大户王涛笑着说,“这样一年种三季,粮食和效益就都有保障了”。
▍天府金彭 打造高水平“金粮仓”
沃野千里的“天府金彭”,自古便是成都保粮稳菜大后方,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生产基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达82万亩(含复种),产量近240万吨。去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33.1万亩,产量17.5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82万亩(含复种),产量近240万吨。
今年,彭州市投资上亿元,在九尺镇、敖平镇、葛仙山镇、丹景山镇的12个村(社区)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实现了“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生态友好”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新格局。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和耕地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如今,彭州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接近90%。
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作为川西平原600万亩“千斤粮万元钱”稻菜轮作产业带的核心区,彭州市积极扛起“保粮稳菜”责任担当,通过持续深入打造“好种”“好田”“好粮”,提升粮经复合产业科技水平,奋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标杆,在金彭大地上绘出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城乡新画卷。
文、图/中共彭州市委宣传部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摄影/乔刚
综合编辑/陈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