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于2025年10月—11月在川渝两地举行。10月12日,第二十届群星奖音乐终评在四川举办。10月13日下午,第二十届群星奖音乐终评参评作品分别赴雅安市名山区甘露坊、绵阳市涪城区绵州大剧院开展惠民演出。
雅安名山专场
多元形式展现群众文艺风采
在雅安市名山区甘露坊,开场歌舞《百姓大舞台》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随后,多个具有民族韵味的节目精彩上演,来自贵州的阿卡贝拉演唱与器乐演奏《和·苗》将人声伴奏与苗族音乐元素巧妙融合,令人耳目一新。
一位年轻的音乐爱好者赞叹道:“没想到无伴奏合唱可以这么酷,和民族乐器搭配得如此和谐,刷新了我对群众文艺的认知。” 西安市群众艺术馆的器乐合奏《丝路回响》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感受丝路文明的悠远历史;晋城市文化馆八音艺术团的上党八音会《庆丰收》,则以热烈欢快的传统吹打乐,展现了劳动与丰收的喜悦,锣鼓喧天,引得台下叫好声不断。
由重庆市十余家文化馆联合呈献的表演唱《高粱杆儿节节甜》,阵容强大,生活气息浓郁,唱出了百姓生活的甜蜜。“节目非常接地气,演员们唱的就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日子,感觉特别真实、温暖。”名山本地居民刘大爷乐呵呵地评价道。 最终,演出在极具地方特色的歌舞《茶市欢歌》中圆满落幕。
绵阳涪城专场
民族风情与时代赞歌相辉映
在绵州大剧院,演出在歌舞《欢歌声声迎客来》中拉开帷幕,以热情洋溢的表演欢迎八方来客。随后,多个富有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节目轮番上演。
当来自雪域高原的《西藏群文之歌》响起时,其高亢悠扬的旋律赢得了阵阵掌声。一位带着孩子前来观看的市民王女士表示:“能在家门口听到这么原汁原味的西藏歌曲,感觉非常震撼,这让孩子对祖国的多元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而表演唱《青山借我九丈九》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将现场气氛推向一个小高潮。 “歌词里唱的就是我们巴山渝水的风貌,特别亲切,演员们的演唱也充满了力量,听得人热血沸腾。”一位在重庆工作来绵出差的观众李先生激动地说。
此外,枝江市文化馆与宜昌市群众艺术馆的表演唱《追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红桥区文化馆的《一朝梦圆》、南宁市群众艺术馆的小组唱《姆洛甲》、吉林省文化馆的《关东风情》等节目,或表达圆梦时刻的喜悦,或展示独特的民族神话与地域风情,均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后,演出在绵阳本土节目歌舞《梦里梦外是故乡》的欢歌笑语中落下帷幕。
以人民为中心
群星奖推动群众文艺大发展
本次惠民演出是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十届群星奖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群星奖作为中国群众文艺领域的政府最高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鼓励和推动来自基层、源于生活的文艺创作。
此次在绵阳和雅安两地的同步演出,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欣赏高水平文艺作品的机会,也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文艺团队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充分体现了艺术节“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宗旨,有效促进了群众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来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陈学军
审核/李春林
终审/陈佳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