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8天全川“三无” 啥情况?
2025-10-09
擦亮“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四川文旅太给力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形成8天长假。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突出假日高品质供给、高效能保障,紧抓机遇,精心组织,擦亮叫响“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假日期间全省文旅市场呈现供需两旺、量质齐升、安全有序的繁荣景象,实现无旅游安全事故、无重大旅游投诉、无重大负面舆情的“三无”局面。
 

啥情况
 
宽窄巷子游人如织
中国西部图片库/张继
 
经第三方大数据综合测算,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4734.1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384.0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分别增长8.32%和6.53%。
 
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共接待群众931.4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31.1%。
 

啥特点


文旅消费活力迸发
 
重点景区呈现火爆态势,18家AAAA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22.3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1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分别增长12.56%和8.38%。
 
九寨沟景区连续7天单日接待达4.1万人次,假期累计接待游客30.5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24.39%。峨眉山-乐山大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青城山、海螺沟、安仁古镇、阆中古城等热门景区游客量持续高位运行。
 
九寨沟景区秋色
中国西部图片库/赵远平
 
综合美团、携程、去哪儿等平台数据,四川文旅消费规模全国排名第四,夜间文旅消费同比增长18.2%,成都位居全国文旅消费目的地城市第二。省旅投集团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54.14万元、同比增长4.09%,旗下景区营收同比增长33.06%、酒店营收同比增长13.37%。

新场景新业态备受青睐
 
各地围绕“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推出一批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成都市推出 “锦遇良缘”、“凤求凰·天府崃禧”、“浪漫三行诗”等“蓉城囍事”主题活动,将个人幸福和家国情怀编织成金秋最美风景线;发布秋季“村糖会”双主题地图,以“田园+潮玩”的方式呈现成都乡村美景和特色消费活力。
 
绵阳市蝴蝶谷景区举办顶级手游赛事,以“电竞+山水”场景“破圈”,带动当地餐饮、民宿增收超五成。广元市剑门关景区引入“人体骨骼”助力登山机械设备,阿坝州小金县开通直升机低空旅游项目,甘孜州推出“非遗研学+文创+节庆美食”项目,南充市阆中古城首创“文创即门票”旅游新模式,引爆游客参与体验热情。
 
川超点燃四川文旅热度
 
各地推出“跟着川超游四川”系列活动,资阳市发布“必吃、必住、必购、必游”四大榜单;凉山州打造“赛事+商圈+文旅”融合消费新场景,创新推出“票根清单”服务;攀枝花市推出一票联动全城、全市多家商户参与赛事的票根经济专属优惠活动;广安市火热开展“足见广安·超级安逸”川超狂欢活动,打造邓小平故里旅游区等10个重点景区川超创意打卡点和万人祝福签名墙;遂宁市举办“蜀里安逸·遂心遂意·乐购金秋”川超消费季。“因赛赴城、以赛兴旅”成为假期最亮眼的文旅图景,推动“游客流量”向“消费增量”转化。

节庆特色活动丰富多彩
 
全省围绕“国庆红”邂逅“中秋月”举办群众文化活动833场次,参与群众达204万人次,营造了浓厚的假日氛围。乐山市乐山大佛景区推出“中外同唱·家国欢歌”万人红歌合唱活动,峨眉山景区创新推出无人机升国旗活动,传递爱国情怀。
 
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旅游区持续举办公益观影和“信仰之光”“烽火抗战”等特色展览,吸引游客缅怀瞻仰。全省纳入统计的36家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95.23万人次,同比增长6.02%。
 
看秋晚,捧川超
跟着央视秋晚游德阳
 
德阳市以承办央视2025年中秋晚会为契机,推出“跟着央视秋晚游德阳”系列主题活动。绵阳市江油市举办2025年四川省“万人赏月诵中秋”集中展演活动,呈现一场古今辉映的群众文化盛宴。雅安市推出多项“非遗+民俗”融合打造的文化视听盛宴。
 
达州市巴山大峡谷景区启动金秋钜惠消费季活动,自贡市举办方特“驯龙狂欢节”、“夜游釜溪”、杂技快闪等活动,内江市打造“甜城宴遇”美食节活动,提升假日文旅市场吸引力和消费带动力。

演艺市场持续繁荣
 
全省举办营业性演出86场,吸引观众21万人次,票房突破1亿元,其中9场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带动综合消费5.8亿元。成都市举办“蓉城之秋”国际音乐季,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在蓉城连演3天,现象级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蓉连演6场,场场爆满。
 
宜宾兴文石海景区
中国西部图片库/唐明润
 
宜宾市兴文石海景区联合蓝海众浪集团打造《石海长歌》《僰影寻踪》《仙宴洞天》三大全新演艺项目,被央视《新闻联播》关注报道。泸州市“银河左岸”音乐节推出“美酒+美食+文创”融合体验,同步举办非遗互动、烟花秀、无人机表演活动,吸引游客20万人次。“票根经济”成为提振地方文旅经济的强劲引擎。

文博旅游热度不减
 
各大博物馆推出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展览,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提升游览体验。德阳市三星堆博物馆推出智能穿戴设备,让游客近距离、沉浸式感受文物细节,接待游客18.4万人次。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举办“月满华诞·幻游三国”主题文化活动,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与多元业态组合的三国幻境美学空间,接待游客75.52万人次,同比增长17.61%。
 
三星堆,旅游热点之一
中国西部图片库/肖蓉
 
杜甫草堂博物馆围绕“浣花好时节·金秋谱华章”主题,引入“数字人”杜甫与观众互动,接待游客同比增长58.81%。巴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刘伯坚纪念馆、毛浴坝会议会址陈列馆等推出“赓续红色血脉·共庆盛世中华”系列主题宣教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参观。眉山市三苏祠博物馆打造“青春版”东坡文化体验空间,活化传统文化,提升文博场馆吸引力。
 

啥做法
 
泸州合江,游古镇过双节
中国西部图片库/刘继锋
 
丰富产品供给,促进文旅消费
 
节前,我省承办2025年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策划推出“秋景揽胜、秋味寻鲜、秋趣赛事、秋影打卡、秋韵徒步、秋俗体验”6大主题、1300余场文旅消费促进活动,联合OTA平台、金融机构等推出百余项惠民政策,发布“秋韵光影·秘境寻踪”“川蜀峰境·徒步探索”等60条精品游线,为游客准备了丰富的文旅盛宴。
 
全省发放“跟着川超游四川”5000万元“大礼包”,让“票根”变“入场券”、“观赛”变“深度游”,全力激发消费活力。

提升服务品质,增强游客体验
 
组织开展节前文旅市场暗访,持续整治不规范经营行为。指导各地多措并举开展文明引导和便客暖心服务,提前发布门票预约、人员限流等温馨提示200余条。督促旅游景区、旅游住宿业、旅行社、导游、演出娱乐等省级行业组织发布行业自律倡议书,规范经营和执业行为。加大文旅执法巡查力度,快捷处理旅游投诉,营造放心舒心旅游环境,赢得游客广泛赞誉。
 
全省多部门联动
保障旅客假期出游无忧

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平安出游
 
召开厅党组会和全省国庆中秋假期文旅行业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假期文旅工作;发布《国庆中秋假期安全安逸游四川旅游提示》,组织线上线下培训文旅企业负责人1.2万余人。
 
假日期间,认真贯彻落实分管省领导来厅调度指示要求,加强值班值守、市县文旅部门和热门景区实时调度,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在全省文旅领域开展特种设备等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联动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利、气象等部门开展地灾隐患、交通安全、天气会商研判,发布风险预警提示32期,检查风险点位8400余个,劝导游客6200余人次,确保全省假日文旅市场安全平稳运行。
 
 
 
来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陈学军
审核/李春林
终审/陈佳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