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幸福羌年!
11月1日,第七届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暨2024羌年庆祝活动在茂县隆重举行。
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经过16年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在特大自然灾难面前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了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非遗保护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川路径,是中国智慧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创新成果。
有目共睹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
阿坝州结出幸福果实
据了解,原文化部于2008年10月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我省范围包括:阿坝州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黑水县和绵阳市北川县、平武县7个县。2019年12月,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自最初建立保护实验区这16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出了一条符合保护区实际、独具特色的非遗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新路径。
保护区通过健全机制、完善非遗名录、激发传承活力等有力举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新增1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新增60项,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
保护区传承体验设施日趋完善,建设有传承体验设施(馆、所、中心、点)69个非遗项目,体验基地11个。举办6届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暨羌年庆祝活动,培育品牌“瓦尔俄足节”“川西藏族山歌”“藏羌刺绣”,创作原生态剧目《禹羌部落》《羌魂》《云上的呼唤》,开展文化交流、交融、交往168次,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助推羌族文化传播。
通过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构建起“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非遗传承人培训体系,实现让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参与国家、省级研培班11期,培训380人。全国非遗工坊优秀案例1个;省级优秀非遗工坊5个、就业帮扶中心6个,就业帮扶5500人。
精彩现场
萨朗锅庄 非遗巡游
点燃了2024幸福羌年
点起“万年火”、开坛饮砸酒,美丽的萨朗姐献上羌红哈达,欢快的萨朗锅庄、非遗服饰秀、非遗巡游等精彩节目点燃了2024幸福羌年。来自汶川、黑水、北川等羌区各县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齐聚茂县,为羌年系列庆祝活动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图/四川画报记者 王韬 、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陈学军
二审/肖蓉
审核/李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