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成都世运会执委会获悉,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天府新区站活动3天吸引近10万人次参与,活动举办地天府新区麓湖海浪运动公园所在的麓湖,全域营收比去年同期提升近四成。
“跟着赛事去旅行”天府新区站(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供图)
“这3天麓湖海浪运动公园的人流比过去翻了三倍,活动让更多人知道我们。”麓湖海浪运动公园工作人员王子予介绍,活动结束后,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带来的红利还在持续释放,有不少人因为“跟着赛事去旅行”了解麓湖海浪运动公园,并选择来此清凉度夏。
水上运动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去了,上过奥运会的霹雳舞看了,跑酷、攀岩体验了,就差一顿地道的麻辣火锅,这趟旅程就圆满了!”近日,西安游客张文文带着孩子来到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天府新区站,提前感受成都世运会的炙热氛围。
将于8月7日至17日举行的成都世运会,是中国大陆首次举办世界运动会。为让更多人体验世运会项目的激情、领略巴山蜀水的秀美、感受幸福成都的烟火气,把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消费“能量”、经济“增量”,四川在2024年10月启动了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
一望无际的巴中光雾山红叶、气势恢宏的乐山大佛、活力四射的天府新区……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以“世运主题大篷车队”为流动载体,将世运会项目推广体验与四川21个市(州)深度串联,吸引上百万人次的市民、游客参与。
外国朋友体验攀岩(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供图)
这支“世运主题大篷车队”每到一地,都巧妙融入当地文化——在巴中光雾山邂逅“最美红叶”,在乐山大佛文化广场展演传统武术,在眉山三苏祠复刻宋代文人雅集,在遂宁感受中国汽车登山赛的速度与激情,在“双宝”的家园雅安畅享消夏避暑文旅消费季。世运冲冲冲赛道、世运闯关集章打卡、世运项目展演和体验等多元形式,点燃了全年龄段人群的参与热情。
动感街舞
为体育奔赴一座城,不仅是运动与美景、美食的相互成就,更给了消费者“说走就走”的充足理由。“前段时间我有朋友在江苏看‘苏超’,还有同事去雄安新区追‘乒超’,这些比赛让我们解锁了不少从未去过的宝藏城市。””张文文感叹道,啦啦操、射箭、航空运动等成都世运会项目炫酷又吸睛。成都世运会门票刚全球开售,身边就有很多人晒出了“世运订单”与“世运之旅计划”。
成都世运会共有34个大项、60个分项、256个小项。其中,定向徒步、滑水、摩托艇三个项目因场地及赛事设置等原因不对外售票。经专业市场调研和统计分析,参照往届大型综合运动会门票定价情况,结合成都世运会实际,制定了比赛门票层级与价格,门票分A、B、C、D四个层级,票价区间为30至880元,其中25个大项设置了30元的惠民票。
世运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吸引市民和游客选购(安源 摄)
为放大赛事乘数效应,四川围绕文体旅融合出台多项政策。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天府新区站公布了成都最新出台的票根打卡优惠政策。7月9日,成都票根优惠打卡地图正式上线,消费者凭赛事、演出、展览、景区、博物馆等门票,以及结婚证,能在成都多家知名餐厅、博物馆、酒店享受折扣优惠。
“跟着赛事去旅行”
为四川文旅注入新动能
“‘票根经济’以高性价比的方式串联起不同领域的消费,能对跨场景消费有效刺激。”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认为,该模式让赛事、文创、旅游、美食、音乐、会展有机联动,既能刺激消费动力,也能有效释放市场活力。
蔡尚伟进一步指出,尽管成都世运会的比赛大部分在成都进行,但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辐射全川,既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支撑,也为四川文旅发展注入动能。
“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辐射全川
据了解,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决定》。
围绕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成都将在多个领域发力。在体育赛事产业方面,成都将发挥赛事乘数效应,打造独具特色的体育品牌,高标准筹备举办成都世运会、国际乒联混团世界杯等国际赛事,重点塑造乒羽网之城、艺术体育之城、棋城、骑跑运动之都、电竞文化之都、金牌球市“三城两都一市”体育品牌,今年预计举办承办国际和全国性高水平赛事超80项,力争实现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达800亿元、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1500亿元。
文旅“留量”转为经济“增量”
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璐看来,不少大赛时间与传统节假日错开,形成错峰旅游人群,既避开了节假日拥堵,又为旅游淡季带来客流。但要让文旅“留量”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量”,城市还需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唯有不断提升内功,才能真正聚人气、促消费、兴市场。
文、图/成都世运会组委会
编辑/陈学军
审核/李春林
终审/陈佳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