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画卷•峨边县丨旱稻新品种试种成功
2023-09-26
最高地块产量为1281斤/亩,平均亩产为1087斤/亩
 
       9月19日,峨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与统计局相关工作人员组成测产工作组,深入五渡镇双凤村、五渡村、葛村开展旱稻现场测产。测产数据显示,最高地块产量为1281斤/亩,平均亩产为1087斤/亩,标志着该旱稻在该县试种成功,产量可观。
 

       据悉,为减轻水稻种植过程中耕田、犁田、育秧、插秧等环节的劳动强度,节省劳动成本,稳定稻谷种植面积,今年,峨边县农业农村局从湖北荆州引进上海天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旱稻“旱优73”。
 
       该旱稻生育期为110天至120天,生育时期与夏玉米一致,种植技术与管理方式与小麦基本接近。按照不同海拔,在五渡镇葛村、五渡村、双凤村、沙坪镇红花村四个点累计示范种植3亩。
 
 
       测产中,工作人员认真选点、随机取样,在选定的田块进行收割、称重,对水稻株行距、株高、有效穗数等主要数据进行测量,综合统计分析各项数据,预测旱稻种植产量情况,切实为群众选种提供依据,确保粮食安全。
 
       经现场测产验收,峨边县旱稻平均株高1米左右,平均穗长24厘米,有效穗最高达到30.8万/亩左右,平均有效穗为21万/亩,平均穗粒数为185粒。
 
 
       据介绍,旱稻种植能节水50%,节肥47%,具有省工、节本等优势,可以有效解决新垦耕地、复垦耕地水源条件不足、保水性能差、地力水平偏低等情况。此次测产结果初步断定该旱稻可以在峨边县中低山地区适度规模种植,为下一步继续引进旱稻示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了解多一点  >>>

 
       峨边县五渡镇大力整合闲置农田,鼓励村民自种和种植大户规模化发展,全镇累计种植稻谷599.72亩。连日来,轰隆的收割机穿梭在金色的稻浪中,一串串饱满的稻穗被收入“囊中”,奏响丰收交响曲。截至8月30日,该镇近600亩稻谷全部收割完成,颗粒归仓。
 
峨边县的高山牧场
 
       近年来,峨边县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绿色为底、生态着色、科技赋能,突出民族地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积极探索民族地区粮经复合、种养循环、智慧农业发展新路径,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年,峨边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在19.3万亩以上、总产达到5.12万吨,助力“天府粮仓”建设。

 
 
文、图/中共峨边彝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综合编辑/一审/陈学军
二审/肖蓉
审核/李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