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尚青》分享会——把新疆故事讲给世界听
2025-01-10
 
1月10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当代》杂志社共同承办的“风自新疆来——《尚青》图书分享会”在第37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成功举办。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邱华栋,《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和《中国作家》文学编辑部副主任赵依三位对谈嘉宾对《尚青》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等人出席分享会并为《尚青》的全国发行进行了揭幕。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强,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胡巍,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等人亦参加了活动。
 
 
2024年,长篇小说《尚青》于《收获》杂志首发,随即《当代·长篇小说选刊》全文转载,并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股来自新疆的健朗的风。
 
《尚青》讲述了一位名叫尚青的年轻女性勇敢追求自由与爱情的故事,小说在充满独特历史气息与地域风情的新疆背景中展开,是一幅动乱年代黎民百姓艰难生存的真实画卷,是新时代边地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新文学书写。
 
 
在《尚青》一书中,作者董立勃采用双线并行结构,以20世纪上半叶新疆的真实历史作为背景板和故事的舞台,以尚青这位新疆女子作为主角,讲述了她跌宕起伏、波澜万丈的传奇人生,是作者在军垦题材之外全新的开掘与突破。
 
图书分享会上,作者董立勃在回望自己创作这本书的时候说:《尚青》这个故事让我感觉很兴奋,给我带来了情感和生命上新的体验,因此我要把它写出来。在《尚青》这部作品中,我将目光投向了新疆历史的深处,2000多年前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史,我想在真实的历史之中,以讲故事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了解新疆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共同抵御灾害共同建设家园的地方,透过一个青年女子的身世,一样可以看到边疆大地上的风云激荡,尤其是我们祖先在丝绸古道上的生生不息。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分享会上说:老董成名特别早,从《白豆》到《尚青》,二十多年来,他在新疆那个地方孤独地深掘文学之井,出版了许多书写兵团生活的著作,堪称当代兵团写作第一人,在边疆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尚青》延续了董立勃的新疆边地书写,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多民族生活的斑斓画卷;主人公尚青这个人物穿越时空帷幕、时代风云,骑马而来,表现了女性生命的灿烂。文学与时代密不可分,作家必须回应重大时代主题,作为西域边疆题材的开拓者,董立勃的新作《尚青》完成了这个使命,必将在2025年受到更多的关注。
 
 
《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回顾了董立勃与《当代》杂志社的缘分,以及《尚青》在发表时编辑与作家互动的故事。他在现场为读者展示了董老师历年来在《当代》刊发作品的杂志,从2003年第1期到现在,《当代》刊发了董老师近十部作品,他的每部小说编辑部同事都争相传阅。
 
徐晨亮说:《当代》刊发的《尚青》和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单行本一致,《当代》的编辑给作者提供了许多很好的修改建议,这个版本的特点是每个章节前都有一个宏大深厚的历史叙事,是虚构和非虚构的结合,体现了一种忠诚虔敬的心态,既是对人的书写,也是对大历史的书写。作者将新疆数千年的历史融汇于人物命运,笔下女性的命运,并非简单归咎于时代和环境的影响,而是塑造了许多具有坚强内核的女性,她们在重要人生节点的选择,让许多男性自愧不如。《尚青》这部作品极具魅力,是新疆边地小说的代表,把它放在百年中国文学作品中,仍能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中国作家》文学编辑部副主任赵依作为本次图书分享会的学术主持,她认为这部小说是董立勃所擅长的历史题材和兵团题材的延续和转变,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涌现的一部力作。这些年来,董立勃一直在深耕他的精神故乡——新疆。新疆是地理高地,也是文学高地,我们熟悉的王蒙、刘亮程从新疆来,我们喜爱的邱华栋、李娟从新疆来,董立勃也从新疆来。感谢董立勃将这种新疆文学之美带到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并希望董老师能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把新疆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四川画报记者 蒋翼鹏 摄影报道
编辑/陈学军
二审/肖蓉
审核/李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