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乔叶文学对谈暨‘文学川军荐书’(第三季)颁奖典礼”在天府书展举行
2025-10-19

2025年10月18日下午,“阿来、乔叶文学对谈暨‘文学川军荐书’(第三季)颁奖典礼”的天府书展主展场阿坝展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四川省作协、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文轩”)主办,读者报社、四川省作协创联部承办,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协办。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乔叶,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鲁娟,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柯继铭,中共阿坝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依当措,新华文轩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邹健,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谭清洁,四川画报社社长罗彬,以及获奖作家会员、各地作协代表等出席本次活动。

 

“文学川军荐书”活动通过读者报社原创短视频“熊猫侃书”栏目,由四川省作家协会的会员们作为荐书的出镜主播,为读者推荐有价值的好书,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进而推动全民阅读纵深发展。

 

 

“文学川军荐书”是四川省作协展示文学川军新形象,引领新时代四川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品牌活动之一。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鲁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大众读者对以电子书、有声读物等为代表的数字阅读,有着多元化需求,也成为文学和出版行业新的机遇,“文学川军荐书”活动应运而生,成为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实践,成为助推四川文学事业和四川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引擎。经过持续推进,这项活动已从最初的短视频荐书,建构为四川文学与大众读者交流互动的重要桥梁。

 

“文学川军荐书”活动是新华文轩与四川省作协携手深化全民阅读、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一次重要实践。新华文轩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邹健表示作为四川文化建设和全民阅读推广的主力军,新华文轩始终把“传播优秀文化、服务全民阅读”作为核心使命——从深耕纸质图书出版,到发力数字阅读生态构建;从打造原创短视频推书品牌,到联动各方搭建全民阅读推广矩阵,新华文轩一直在探索“让好书被更多人看见、让阅读融入更多人生活”的路径。未来,新华文轩将持续深化与四川省作协及社会各界的合作,搭建更广阔的阅读推广平台,让书香飘进社区、校园、乡村,为四川建设文化强省、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贡献更多文轩力量。

 

“文学川军荐书”第三季活动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已产出100余条优质荐书短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光明日报客户端、读者报视频号等多渠道累计收获超1600万次浏览量,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和赞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活动现场,鲁娟、邹健为乐山市作家协会、眉山市作家协会、大邑县作家协会、金牛区作家协会颁发了“文学川军・书香传播优秀团体”荣誉;阿来、乔叶、柯继铭、依当措、谭清洁、罗彬分别为庞惊涛、蓝帆、沈荣均、何泽琼、张生全、龚莹莹、吴惠英、王晓霞、彭建琼、杨庆珍、龚良红、卿秀文、杨君伟、周庆、杨光和、高富华、刘俊等颁发了 “文学川军・书香传播者”奖项。

 

 

颁奖典礼之外,现场还为大家呈现了一场重量级文学盛宴——两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与乔叶围绕“文学与旅游的共生密码”这一主题展开深度对话,本次对谈特别邀请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段弘女士担任主持。

 

 

乔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宝水》讲述的就是一个村庄从传统型乡村转型为文旅特色型乡村的故事,她因此对的文学和旅游的关系有着颇多思考。“就我个人体验来说,文学相对是静的,无论阅读也好,写作也好,都是静态的。旅游对个人生命体验来说,意味着更多动态,你要到处走,去欣赏和体会。但它里面也很辩证,你在阅读和写作的时候,看起来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其实心里面是翻江倒海的,涌动着很强烈的情感。旅游则是动中取静,在欣赏的同时将某一地的美好回忆沉淀在生命的记忆里。”

 

 

阿来则谈到,中国古典文学诞生的时候,文学与旅游就是共生关系了。“四川人苏东坡到了江西石钟山,写了一篇《石钟山记》,到了湖北黄州,写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但他写风景,又不只是风景。在赤壁,皓月当空,一叶孤舟,他感受到天地造化,写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所以古人从来认为好山好水就是自然教育的最好课堂。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和我相关’,我们旅游是为了认识这个世界,为了构建一个更有眼光、更有胸怀的自己。”

 

阿来感叹现在很多年轻人依赖于网络攻略,执着于景点打卡,而忽略了旅途中真正美好的风景是用心去体会的。“旅行攻略告诉我们什么地方停车,这个河流拐弯的地方拍照好看,去了拍一两张照片走了,连这是什么河都不知道。我们正在失去我们真正行走大地的机会,放弃体验使我们壮大的一种内在精神。旅游就是要自己去发现,这是今天文旅产业升级换代需要面临的课题。所以今天的作家,可以做一点工作。文学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如果我们写一点能够帮助大家深入祖国大好河山的文字,帮大家做一个指引,也是为人民服务。”

 

 

乔叶表示很赞同阿来的观点:“旅游好像是去外面长见识,最终还是落脚到自我身上,归根结底还是怎么认清自我的问题。”乔叶建议大家,“无论去哪儿旅游,可能都需要先在内心做一下功课。拿一本相关的书,做一个深度的精神游。到目的地后,可能看到的地方跟你想象中或书中写的不一样,因为时代背景和人性是变化的。如果你看到相同的地方,会有一种幸福感,看到不同的地方,能找到一种丰富感,都是有很大收获的”

 

两位嘉宾带来的“思想盛宴”,不仅让大家明白了文学与旅游的共生逻辑,更感受到地域文化在文字中的鲜活力量。

 

现场读者听得入神,有些在展区体验文旅项目和非遗产品的游客也被嘉宾的生动语言所吸引。大家在文学大师的带领下,共同探寻了文学与山水交相辉映的奥秘,进行了一场关于心灵与远方的对话,感受到文学与阅读的力量。

 

 

 

编辑/黄方力

审核/鲁琴

终审/陈佳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