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得!太珍贵! 巡护员手机直拍“鸟中大熊猫”
2025-07-08
凉山州大风顶保护区再添四川山鹧鸪新的栖息地

 

6月23日,凉山州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沙妈牛布与队员在海拔2000多米的密林中,首次用手机直拍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四川山鹧鸪的活动影像。这也是该保护区成立近50年来,巡护员首次通过便携设备记录到这一濒危物种的鲜活画面。

 

四川山鹧鸪的活动影像(沙妈牛布提供)

 

大风顶新增四川山鹧鸪栖息地

 

当日,沙妈牛布与队员阿洛麻林在巡护途中听到落叶间传来刨土声,屏息靠近后,透过竹丛发现两只四川山鹧鸪正在觅食。他迅速举起手机放大镜头,成功定格下这对“鸟中大熊猫”的灵动身影。“太难得了,太珍贵了,这是我巡护十多年头一回拍到‘鸟中大熊猫’!”此次发现,意味着保护区内新增一处四川山鹧鸪栖息地。

 

早在2022年,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首次拍摄到四川山鹧鸪。2023年,保护区红外相机再次拍摄到四川山鹧鸪活动影像。而这次由巡护员拍摄到四川山鹧鸪的地点,是距离此前红外相机观测点约十几公里外的全新区域。

 

意识到这是新增栖息地的重要发现,沙妈牛布立即在该区域重新布设红外相机。6月29日,红外相机果然“不负众望”,清晰记录到四川山鹧鸪的再次现身。“这次和前两次拍摄到的区域明显不同,除了相隔十几公里外,海拔也不一样,前两次拍摄到的地方海拔1000多米,现在这处新的区域海拔2000多米。”

 

冬日大风顶保护区(中国西部图片库/胡小平)

 

凉山州生态保护交出亮眼答卷

 

近年来,凉山州在生态保护领域持续发力,依托“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定位,凉山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程,森林覆盖率逐年攀升。同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为生态安全筑牢法治防线。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凉山州积极推动保护区、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除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冕宁冶勒、雷波麻咪泽等保护区内,大熊猫、黑鹳等珍稀物种频繁现身,生物多样性愈发丰富。

 

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发现四川山鹧鸪活动区域,正是凉山州生态保护成效的生动缩影。随着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这片土地将为更多珍稀物种提供栖息家园,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链接 


“鸟中大熊猫”——四川山鹧鸪

 

四川山鹧鸪(中国西部图片库/池世永)

 

四川山鹧鸪是我国西南山地特有鸟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堪称鸟类中的“活化石”。

 

它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至35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竹灌丛中,且多在林下地面活动,因数量稀少且分布范围狭窄,很难被人们发现。由于其对栖息地环境要求较高,其野外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其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也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文/马海伊生 杨艳 曹澜

编辑/陈学军

审核/李春林

终审/陈佳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