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四川省侨办主办的“周边国家华裔青少年‘寻根中华·行走天府’研学活动”在成都正式启动。来自蒙古国、尼泊尔、哈萨克斯坦等12个国家的130名华裔青少年来到四川开启了为期10天的文化探索之旅。
7月3日至5日,华裔青少年们分别去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川菜博物馆、自贡的中国彩灯博物馆以及燊海井探索体验,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精彩旅程吧~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初体验
7月3日下午,华裔青少年们首站来到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启了一场中医药文化体验之旅。在这里,他们参观了博物馆,学习了中医药的历史,亲手制作了具有祛湿驱蚊功效的传统香囊,并跟随专业老师练习了养生功法“八段锦”。
柬埔寨的陈金美同学兴奋地分享:“制作香囊时,我像小厨师一样捣鼓艾叶、薄荷,把香香的药材装进漂亮布袋。看着亲手做的香囊,超有成就感!”缅甸的李华阳同学则对八段锦印象深刻:“我以为太极是一个很轻松的运动,结果一套动作下来,我们所有人的腿都抖得跟筛子一样!”
营员们亲手制作香囊
营员们体验八段锦
此次活动不仅让华裔青少年们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他们在互动中体会到中华传统养生之道的魅力。
三星堆博物馆:探秘古蜀文明
7月4日,华裔青少年们前往德阳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探索古蜀文明的奥秘。在老师的指导下,青少年们化身“小小考古学家”,亲手体验青铜器修复和文物拓印,近距离感受三星堆神秘而灿烂的历史。
柬埔寨的汪芊慧同学在日志中写道:“一进博物馆,巨大的青铜神树和夸张的青铜面具就吸引了我,它们造型奇特,充满神秘色彩。听讲解员讲述背后的历史,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古蜀先民的生活。这次研学,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文化瑰宝。”
来自菲律宾的洪晓荧同学则感叹:“这座现代建筑里珍藏的青铜神树、黄金面具等珍贵文物,将三千年前古蜀文明的辉煌与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站在这些文物前,仿佛能看见远古文明,那些未解之谜更激发了我们对历史的无限遐想。”
营员们在三星堆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营员们在三星堆体验考古探索
通过沉浸式体验,华裔青少年们对古蜀文明的辉煌与神秘有了更深的理解。
川菜博物馆:舌尖上的文化之旅
4日下午,华裔青少年们来到成都川菜博物馆,了解川菜的发展历程,并在厨师指导下学习制作经典川菜。越南的胡日南同学在日志中记录道:“以前我从未下过厨房,所以操作起来难免手忙脚乱。但这毕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道作品,仍让我感到无比幸福与满足。”
营员们在川菜博物馆合影留念
营员们与自己亲手制作的川菜合影
这场味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让华裔青少年们不仅有了亲手制作川菜的经历,还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川菜背后的历史传承与创新精神。
自贡之旅: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7月5日,华裔青少年们一早便搭乘“复兴号”高铁前往自贡。缅甸的李华阳同学惊叹:“三小时的车程我们一小时就到了!难怪很多人都说高铁是‘陆地飞机’。”
营员们乘坐“复兴号”高铁,感受“中国速度”
来到自贡,他们首先去到中国彩灯博物馆,并亲手制作了彩灯。文莱的杨劲仁同学说:“我体验了彩灯制作,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精美和制作过程的细致。”
营员们参观中国彩灯博物馆
营员们体验彩灯制作
随后华裔青少年们参观了自贡燊海井,文莱的黄永旺同学感叹道:“古人靠着智慧和勤劳创造了宝贵的财富,这让我很感动,也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生活中看似普通的东西,其实来之不易,需要珍惜。”这一天的高铁之旅和传统技艺体验,让华裔青少年们不仅见识到中国科技与文化的双重魅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
营员们参观自贡燊海井
营员们体验盐雕制作
这三天的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华裔青少年们在行走中感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活力。从中医药的智慧到古蜀文明的辉煌,从川菜的美味到高铁的速度,从彩灯的绚烂到盐井的匠心,每一步都加深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正如缅甸的李华阳同学所说:“短短几天,四川就颠覆了我对它的印象,这还只是‘寻根之旅’的开始!”那就让我们带着期待继续这趟精彩的旅程吧!
摄影/四川画报记者蒋翼鹏、陈俊汐
编辑/黄方力
审核/李春林
终审/陈佳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