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职工多媒体影像展|以多元影像 展“数智共生”未来
2025-10-23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生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成都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昂扬风采,近日,由成都市总工会指导、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主办的“中国梦·劳动美——成工绘影·数智共生”成都职工多媒体影像展在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文化长廊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览以多元媒介为笔,以劳动奋斗为墨,生动勾勒出新时代成都职工的精神风貌与艺术创造力。
 
 
据悉,本次活动面向全市职工,广泛征集传统视觉、动态影像、AI创作及书画等多元类型的作品,致力于将传统书画摄影艺术与现代数字智能成果有机融合,通过丹青书写劳动、影像记录奋斗、数字创想未来,展现新时代职工的艺术表达与创新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与创造活力,诠释“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未来”的时代主题。

活动共收到投稿作品2100余幅,最终入选作品230幅,包括摄影作品162幅、AI作品35幅、书画作品20幅、视频类13个。
 
步入展区,传统摄影的纪实之美、书画的笔墨意趣与AI创作的奇幻想象交相辉映,形成强烈视觉张力。展览突破传统影像展边界,首次大规模引入AI生成作品、动态影像及交互装置,构建了“可看、可感、可互动”的沉浸式艺术现场。
 
周巧旻作品《奔跑吧,成都》

入选作品中,35幅AI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职工周巧旻的AI作品《奔跑吧,成都》充满奇思妙想:机械熊猫与小朋友欢乐互动,机器人、机器狗并肩参加马拉松……“我想表现科技不是冷冰冰的,它可以很温暖,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伙伴,”作者周巧旻在采访中分享道,“我希望通过作品传递出成都这座公园城市在科技赋能下的活力与包容。”

另一组作品《AI赋能医疗新视界》则展现了科技的人文关怀。通过AI生成的未来医疗场景,呈现出智能手术、远程诊断、精准康复等画面,勾勒出科技如何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愿景。
任晓雷作品《川韵蓉城:古今交织的时光画卷》

职工任晓雷的《川韵蓉城:古今交织的时光画卷》则巧妙地将传统川剧脸谱与成都现代地标进行AI合成,四幅组图形成强烈对比与对话。“脸谱是川魂,高楼是蓉城的新貌,”任晓雷解释道,“我用AI将它们‘织’在一起,是想探讨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如何守护文化根脉,又如何展望未来。”
作品《成都地铁 邻舍新章》

与此同时,传统摄影作品以其深刻的纪实力量打动人心。众多作品将镜头对准一线劳动者:地铁建设者在深邃的隧道中挥汗如雨,而后画面切换至四通八达的线网上市民绽放的笑脸——这组题为《成都地铁 邻舍新章》的作品,完整记录了从“匠心筑梦”到“梦想成真”的历程,成为“劳动创造幸福”的生动注脚。现场不少市民在这些作品前驻足良久,职工张女士感慨:“这些画面太真实了,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劳动者的美,就在于这种朴实而强大的力量。”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免费向公众开放。不论您是摄影爱好者、科技迷,还是寻找周末好去处的市民,都不妨来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文化长廊打卡这场独特的影像展。在这里,您将看到的不仅是艺术,更是一个个奋斗的故事、一次次科技的跃迁,以及成都职工用镜头与画笔、代码与创意共同绘就的——“数智共生”的未来图景。
 
 

图源/活动主办方

编辑/陈学军

审核/李春林

终审/陈佳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