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从高原湖畔到世界视野
2025-09-16

 

九月,泸沽湖青山叠翠、湖波澄澈如镜。香格里拉湖绿水环抱、光影随波流转。在这片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绚丽土地上,2025年凉山州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隆重启幕。

 

 

本次活动不仅深度还原摩梭人千年传统民俗,更以国际化视角搭建起多元文明的对话平台。是推动民族地区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更是这个秋日里备受瞩目的文化盛事。

 

 

 

 以节为媒 


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

 

转山转海是摩梭人世代相传的重要民俗,起源于对自然山水的敬畏与感恩。为保护和弘扬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凉山州将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正式设立为“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并纳入地方法定节日,盐源、木里两县民众可享受一天专属假期。旨在将其打造成继彝族火把节之后,凉山州又一张极具民族特色的文旅名片。 

 

 

9月16日,盐源泸沽湖与木里香格里拉湖两地同步举办庆典活动。泸沽湖会场以“湖畔交响”“山海致礼”“节日欢歌”“转山转海”四大板块呈现精彩内容:摩梭青年跳起传统甲搓舞、达巴诵经祈福、悠扬山歌与特色乐器演绎,配合猪槽船方阵,为观众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香格里拉湖会场同步推出环湖徒步、民谣音乐节、藏服展示和火秀表演等多元活动。

 

 

本届转山转海节还迎来了“环球人物年度盛典”系列重要活动。“泸沽湖对话”邀请各国文化学者、旅游专家、非遗传承人等,围绕跨文化合作、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专家学者认为,转山转海节既是摩梭文化的活态传承,也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

 

 

当晚举办的“民族文化守护者致敬之夜”,聚光灯将为12位民族文化守护者亮起,他们之中包括了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和基层文化工作者,活动旨在以崇高的敬意与掌声,致敬这些守护文化根与魂的英雄。

 

 

 文旅融合 


从特色节庆到全域生态圈

 

本届转山转海节充分发挥文旅平台优势,除核心仪式与论坛外,还在泸沽湖会场推出星河阿夏派对、摩梭美食市集等系列配套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本地摩梭人、藏族、纳西族等群体共同参与到民俗体验活动中。节庆互动不仅使千年民俗文化从传承变成“可体验”,也搭建起了文化共融的桥梁。

 

 

为推动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当地设立了摩梭文化传习基地,常态化开展纺织、歌舞、达巴经文等非遗教学,定期举办成丁礼、篝火晚会、转山转海等民俗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引导游客从观赏者转变为参与者和传播者。在文化创新方面,当地积极推进摩梭传统故事实景剧创作、主题研学产品开发,邀请网络达人参与文化传播,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效衔接。

 

文旅融合显著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泸沽湖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超过30%,众多村民返乡创业,开办民宿、餐饮和手工艺店铺。据统计,环湖区域现有民宿近500家,带动就业3000余人,文旅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2025年暑期,泸沽湖旅游接待量与收入同比分别增长超30%和40%,形成"生态美、文化兴、旅游旺"的良性发展态势。

 

 

如今,泸沽湖正逐步成为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民生改善于一体的文旅生态圈,向着世界级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稳步迈进。

 

 

 生态筑基 


守护高原明珠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凉山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对泸沽湖和木里香格里拉湖实施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在四川省委“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与凉山州委“文旅强州”的战略指引下,盐源县围绕“千年青铜韵·世界泸沽湖”、木里县依托香格里拉湖生态名片共同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共进。

 

 

泸沽湖方面,川滇两省共同制定“1+3”保护治理方案,建立跨省协作机制。目前已组建十余支巡湖队伍每日开展垃圾清理、排污监督和不文明行为劝阻。通过实施生态搬迁、建设湖滨生态廊道和植被修复工程,泸沽湖实现了从“人进湖退”到“人退湖进”的转变,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地表水Ⅰ类标准。

 

木里香格里拉湖同样实施严格生态保护措施,木里县人民政府划定生态红线区,加强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湿地修复与草原生态治理,确保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同时建设环湖生态步道和观景平台,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体验的有机统一。

 

 

目前,两地旅游基础设施正在持续完善。尤其是泸沽湖景区,已新建和改造环湖公路50余公里,铺设旅游步道30多公里,建成生态停车场12个,有效缓解了旅游旺季交通拥堵问题;开通西昌至泸沽湖的景区直通车,优化了多条公交线路,串联起湖畔各个村落与核心景点,让游客出行更便捷、更环保。同时,当地还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游客通过手机小程序即可预约门票、查询景区信息、报名民俗体验活动,旅游服务的便捷度与舒适度显著提升。

 

从“祭祀山水”到“振兴山乡”,转山转海节完成了由民俗节日节日走向文旅IP的华丽转身。它不仅让摩梭文化在更大舞台上获得可持续的生命力,也标志着凉山在落实州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构建特色文旅产业体系、塑造文旅品牌、推进文旅深度融合”要求上的生动实践,为加快建设文旅强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凉山新篇章注入了鲜活动能。

 

 

 

文/邓朝

图/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陈学军

审核/李春林

终审/陈佳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