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十届群星奖参评作品在遂乐眉资惠民演出
2025-10-15

 

10月15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十届群星奖戏剧参评作品惠民演出在遂宁安居区、乐山夹江县、眉山永丰村、资阳三贤文化公园四地同步上演。四场演出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文艺作品,通过小品、戏曲、情景剧、舞蹈等多种形式,将高质量的文化盛宴直接送至剧场、田间与广场,生动践行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一宗旨,展现了新时代群众文艺创作的繁荣景象。

 

 

作品题材丰富,紧贴时代引发共鸣

 

演出节目内容多样,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腻观察,也不乏对传统与创新融合的探索。在乐山,小品《一票难求》通过一张京剧门票引发的趣事,幽默刻画人物关系,传递出普通人对艺术的热爱与友情的珍视;坠子小戏《摆拍》则聚焦家庭教育与代际沟通,引发现场观众思考;在眉山永丰村上演的小品《我是王根本》以方言演绎,通过保安与检察官父亲的误会,诙谐传递廉洁文化;而《等等灯》则聚焦都市合租青年的生活矛盾,细腻呈现现代人的情感交流。

 

 

创新表达同样引人注目。在遂宁市安居区凤凰大剧院上演的《你好,气球人》以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引发对城市生活的反思;在资阳市三贤文化公园广场演出的小品《我AI我家》以人工智能进入家庭为切入点,探讨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与此同时,传统题材也焕发新意,如在遂宁上演的《新定军山》融合经典与现代视角,更具戏剧性;在乐山演出的小品《枫桥是座桥》则巧妙融入“枫桥经验”,展现基层治理智慧与精神传承。

 

 

本土特色鲜明,非遗辉映地域文化

 

多地演出中,本土节目同样亮眼,充分凸显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遂宁安居区的非遗音乐剧《石工号子》将传统劳动号子与现代音乐剧形式结合,艺术化再现劳动场景;乐山夹江县带来的情景剧《夹江竹纸——纸乡说》生动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眉山永丰村,歌舞《穿越眉州》融合说唱、街舞与戏曲,瞬间嗨翻全场。

 

 

广场舞《永丰永丰》的演员“以扇为穗”,舞动出“天府粮仓”的丰收图景,表达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资阳的表演唱《跳春光》以优美旋律描绘春日画卷。戏曲舞蹈《戏韵》以精彩的演绎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这些节目不仅丰富了演出内容,也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

 

 

文化赋能基层,艺术惠及千家万户

 

第二十届群星奖参评作品惠民演出生动诠释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鲜明特质。这些诞生于基层、取材于生活的作品,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时代的温度,最终又回归于街巷、田野与社区,接受人民的检阅。

 

 

当这些凝聚了群众智慧与情感的节目,再次回到百姓中间演出时,不仅完成了艺术生命的完整循环,更让文化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于民。这场遍布四川多地的文化盛宴,最终以其深深的扎根性与广泛的人民性,彰显了群星奖作为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的初心与使命。

 

 

 

 

来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陈学军

审核/李春林

终审/陈佳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