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中华·行走天府 | 非遗竹编、诗词经典、水利奇观、可爱国宝,周边国家华裔青少年“寻根”四川收获满满
2025-07-10

7月8日至10日,"寻根中华·行走天府"研学活动进入后半段旅程,130名周边国家华裔青少年先后走进青绳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感受非遗竹编的精妙;在三苏祠博物馆和杜甫草堂诵读经典,感受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萌萌的大熊猫近距离接触;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体会蜀地先人的无穷智慧。

 

青神竹编:非遗技艺 传承不息

 

7月8日上午,营员们来到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眉山青神县。营员们参观了青绳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欣赏到许多精巧绝伦的竹编作品,在老师的指导下,营员们也亲手制作了竹编。泰国营员赖永燕不禁感叹道:“惊叹于竹丝细如发,薄如蝉翼!目睹匠人巧手翻飞,化青竹为灵动花鸟、雅致器皿。竹香萦绕间,千年非遗智慧在指尖缠绕、传承不息。”

 

营员们在青绳竹编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营员们跟着老师学习竹编制作

 

三苏祠博物馆:千年文脉 沁润心田

 

8日下午,营员们走进三苏祠博物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营员们对三苏父子的生平及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苏轼塑像前,大家齐声诵读,朗朗书声回荡在古色古香的庭院中。文莱的颜子晶同学在游览完三苏祠博物馆后说道:“三苏祠里面有很大的池塘、巨大的莲花和锦鲤,气氛很安静祥和,像是回到了古代。”

 

营员们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三苏祠博物馆

 

随后,营员们来到眉山歌舞剧院观看演出《少年苏东坡》,演员们身着飘逸的古装,舞步蹁跹。演出结束,营员们仍意犹未尽。

 

营员们观看《少年苏东坡》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邂逅萌萌的大熊猫

 

7月9日上午,营员们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终于见到憨态可掬的熊猫宝宝,营员们十分兴奋。泰国的翟娜拉同学在日志中记录道:“酷暑步行至熊猫谷,研学趣浓。见熊猫憨态可掬,知习性收获丰。”  

 

营员们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营员们隔着玻璃与大熊猫合影

 

都江堰水利工程:千年智慧 泽被后世

 

9日下午,营员们来到都江堰,参观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哈萨克斯坦营员马尔江在日志中记录道:“今天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震撼于两千多年前古人的智慧与远见。站在鱼嘴分水堤上,看滔滔岷江水在“分、泄、引”之间有序流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李冰父子的匠心与大爱。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奇迹,至今仍在造福万民,令人敬佩不已。”

 

营员们在都江堰南桥合影留念

 

营员们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

  

杜甫草堂:诗圣故居 诵读经典

 

7月10日上午,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成都杜甫草堂,清幽的竹林小径和古朴的茅屋建筑,为营员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唐代的诗意长廊。在茅屋故居前,营员们深情朗诵。柬埔寨的文秀美在参观完后开心地说:“杜甫草堂一游,感觉自己离“诗圣”又近了一步。”
 
营员们参观杜甫草堂
 
营员们在杜甫草堂合影留念
 
从青神竹编的匠心独运,到三苏祠的文采飞扬;从熊猫基地的生态智慧,到都江堰的水利奇迹;最后在杜甫草堂的诗韵悠长中,这场为期八天的“寻根”之旅画上圆满句号。研学活动虽已结束,但文化传承仍在继续,相信这群年轻人会带着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将中华文化、四川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摄影/四川画报记者陈俊汐

编辑/黄方力

审核/李春林

终审/陈佳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