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主体活动四川部分落幕
2025-10-16

 

 

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川渝两地举行。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于9月23日在四川启动。其间,四川承办了终评启动仪式,群众合唱、音乐、戏剧终评和多场惠民演出等。

 

 

启动仪式简洁热烈

 

9月23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在四川省成都市城市音乐厅正式启动。启动仪式在暖场节目《川渝之爱》充满地道川渝味的表演中开启,浓郁的地域风情和生动的艺术语言,充分表达了东道主对全国参评团队和嘉宾的热忱欢迎,展现了川渝两地独特的人文魅力和自然风光,为启动仪式营造了热烈祥和的艺术氛围。

 

 

四川省副省长胡云在启动仪式致欢迎词。随后,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建华,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李静,四川省副省长胡云等领导共同按下装置,群星冉冉升起,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正式启动。

 

 

终评活动激烈有序

 

本次终评汇聚了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系统推荐的优秀群众文艺队伍。据统计,共有88支参赛团队、2456名演员齐聚四川,角逐我国群众文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政府奖项。

 

 

终评活动组织周密、安排有序,共举办7场终评,包括2场群众合唱、2场音乐及3场戏剧。各专场流程清晰、衔接顺畅,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累计吸引9442人次观众有序观摩。终评期间,超200位工作人员,349名志愿者、275辆车、12家宾馆参与群星奖终评接待工作,整个接待工作温馨、规范、有序,实现了让嘉宾、参演人员宾至如归的目标。

 

 

此外,全省交通、电力、通讯、医疗、卫生、市场监管、消防等多部门保障有力。多项加持最终实现终评活动四川承办部分精彩、有序、安全的目标,圆满结束。

 

 

联动活动持续开展

 

在终评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四川精心策划并同步开展了六大联动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形式活泼生动。其中,群众文艺活动品牌展以“展品牌、展思路、展做法、展成效”为目标,汇聚了全国各地的92个群众文艺品牌活动,全面展示了全国群众文艺的丰硕成果。展览期间各级领导、嘉宾及数万观众参观了展览。

 

 

与此同时,2025年四川省“天府百姓大舞台”片区汇演,将众多优秀作品送到群众身边。此外,“成渝地·巴蜀情”川渝乐翻天戏曲交流展演、巴蜀合唱季、“巴蜀新视界”川渝视觉艺术系列展览、“大地情深”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等活动将陆续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联动活动,不仅有效拓展了群星奖活动的广度与深度,更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到了群众文艺的无穷魅力。

 

 

惠民演出广受欢迎

 

群星奖始终秉持文艺为民、文化惠民的宗旨,将高品质演出送到基层。终评期间,组织39个参评团队深入成都、德阳、绵阳、雅安、乐山、眉山、遂宁、资阳8个市州的社区、公园、乡村、景区、街区、校园,累计开展9场惠民演出,其中群众合唱团队参与3场,音乐作品参与2场,戏剧作品参与4场。演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生活,深受群众喜爱。

 

 

据统计,线上线下观演人次累计突破百万,演出现场掌声不断,互动热烈,充分彰显了群星奖扎根生活、服务人民的鲜明导向。

 

 

宣传热度持续攀升

 

终评期间,“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格局。截至10月15日,全网累计监测到相关资讯近1750条。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超过30家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深度参与报道,发布稿件442篇。新媒体传播效果尤为显著,5次登上新浪热搜榜单,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突破2000万,直播及衍生内容总传播量约达3.87亿次,形成了持续的宣传热点,有力提升了群星奖品牌影响力,全面展现了新时代群众文艺的蓬勃气象。

 

 

本届群星奖终评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群众艺术竞技,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文化惠民实践,为推动全国群众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陈学军

审核/李春林

终审/陈佳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