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的阳光正热烈,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高槐村的染云山房里涌动着青春活力——200余名美国华裔青少年跟随“第二期美国华裔青少年巴蜀文化品悟之旅”开启了一场“会呼吸的扎染”体验之旅。
活动从“认识扎染”开始,青少年们跟着老师的步骤,不一会儿,多种多样的捆扎方式在阳光下展开——扎、缝、夹、染,每一种手法都在布料上“长”出不同的故事。
“扎染的蓝不是单调的颜色!”染缸边,工作人员一边搅动着缸里的染液,一边讲述:“古时候,蓝草要等自然发酵,现在我们用植物染料提纯,但‘蓝’的层次还是靠经验。”青少年们有序将捆扎好的布浸入染缸,看它从“素白”到“生色”,像见证一场神奇的魔法。“我要把这片‘蓝’带回去,给妈妈”美国华裔青少年蔡珏淇说。
活动尾声,青少年们挥舞着自己染的围巾。一匹布、一缸染、一根线,串联起跨越时空的文化根脉,他们带着这份承载着东方美学的“蓝”,将传统之美播撒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