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江隔两省的川滇结合部的美丽之城;这里,地处攀西大裂谷的腹心地带;这里,是“中国苴却砚之乡”;这里,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这里,阳光充沛、生态宜居;这里,政治“达”远、和谐共享;这里,经济“融”通、聚散有道;这里,生态“乐”游、和合之美;这里,创新“变”化、生生不息。
这里,是攀西璀璨闪耀的新城明珠;这里,将引领人们进入对一座城市的体验化解读时代。
从成都到阳光花城攀枝花,继续南行,便到了四川省最南端、四川西南边陲出川入滇的南向开放门户窗口——被称为“川南之南”的攀枝花市仁和区,过了仁和,便进入云南省地界。
仁和区,全区幅员面积1727.07 平方公里,辖8 镇(其中,金江镇于2009 年交由攀枝花国家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委托管理)6 乡(民族乡镇5 个)1 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26 万人,有35 个民族杂散居住,享受少数民族区县待遇。
仁和境内有35 个民族杂散居住,各民族和谐共处,创造了谈经古乐、羊皮鼓舞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李永忠 摄)
仁和是攀枝花市的区域交通枢纽,是攀枝花的门户窗口,享有“中国苴却砚之乡”的美誉。仁和集南方的热量、北方的光照于一身,被誉为“天然温室”,适宜各种亚热带名特优水果及经济林木的生长,以盛产石榴、芒果、葡萄、樱桃、草莓著称。各种动物尤其是牛羊,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长而肉质鲜美,因此仁和形成了以牛肉为特色的美食品牌。
仁和集南方的热量、北方的光照于一身,被誉为“天然温室”,适宜开发种植亚热带名特优水果及经济林木(李永忠 摄)
这里仁和,达融乐变。在这里,可以览山川、恋阳光、觅多彩、享欢乐,寻找属于你的宽生态、慢生活。乘时代之长风,扬发展之樯帆。如今,以“宜人新城、产业新区”为城市定位的仁和区,在新的时代,将以更加绚烂的色彩,描绘实力、生态、和谐、幸福的仁和新画卷。
让我们走进这片诗意阳光而温婉迷人的仁和山水间,一同诗意,一同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