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歌载舞的花灯
文章出自: 文/ 王屹飞
花灯是四川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小戏,包括祭祀灯神、戏剧、舞蹈、说唱表演等丰富的内容,是一种多元组合的传统戏曲演唱艺术形式。
       说到花灯的缘起,花灯艺人通常会说源于唐代。究其来源却是一段花灯唱词:“太宗天子坐龙庭,龙心有幸爱万民。传下一道圣旨令,元旦元宵耍花灯。”有确切记载的四川灯戏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当时的《阆中县志》记载该地区有“五月十五瘟祖会,……演灯戏十日”的习俗,同时期的《洪雅县志》也有“元夕张灯放花,结彩棚,聚歌儿演戏剧”的记载。可知花灯至迟在明嘉靖年间的四川已形成规模。
 
       与灯戏一样,花灯戏班的行当也称“三小”(小丑、小旦、小生)或者“二小”(小丑、小旦)。因为小丑鼻梁上涂抹白粉,而四川方言中把可爱的小姑娘称为幺妹,因此民间习称为花鼻子和幺妹子。花灯表演时手持扇子、手帕,又跩又扭,载歌载舞。一般小丑持葵扇(民间叫蒲扇),幺妹子手持彩帕,小生手持彩色带有绸边装饰的折扇。
 
四川花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芦山古时有节日“八月彩楼会”,图为芦山重现彩楼会上“美女看花灯”的场景(李年龙 摄)
 
       跳花灯的多是乡村农民,在忙完了一年农事之后,迎来了中国人最隆重而又有仪式感的年节——春节。吃过大年三十的团年饭,大家就该跳灯迎春了。数百年来花灯班子形成了自己的灯俗,每年正月初二,举行启灯仪式,在班主家堂屋设立灯堂,摆设神案贡品,敬花灯神,唱启灯调,唱、跳、吹、打,祈求保佑出灯顺利,然后吹吹打打,一家一户去“送灯”,有的称“贺灯”。总之,是给各家各户送上吉祥、喜庆、热闹。
 
       花灯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程式,多为二人配合的舞蹈造型,生动形象,欢快逗趣,如观音坐莲台、龙凤翻身、蛤蟆晒肚、鸳鸯展翅、犀牛望月、金龙抱柱、膝上栽花、日月相印、盘根错节等。各地花灯班子的表演都大同小异,但由于民间花灯的演出范围大多在一个乡、一个县,久而久之,也形成了各自在表演、剧目上的一些特点,故而民间在称呼这些花灯小戏时通常冠以当地名称,如古蔺花灯、芦山花灯、白龙花灯、许家湾十二花灯、得胜花灯、大新花灯等省级非遗。2014 年,古蔺花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来自政府层面的扶持和保护,让古老的花灯艺术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古蔺花灯
 
       古蔺花灯流传于川黔交界之处。《古蔺县志》记载,清代中叶古蔺花灯已盛行民间,俗称“扭扭灯”。每年春节前,村民们便开始了唱灯的各项准备,正月初二正式“起灯”,班子成员聚集一堂,庄严神圣地敬奉“灯神”,举行参神、辞神仪式后,便开始走村串户,唱春灯、演戏,喜庆活动一直延续至正月十五。
 
常作为舞蹈表演的古蔺花灯,气氛欢快而热烈(牟科 摄)
 
       与其他地方花灯不同,古蔺花灯的“三小”尤为特别,将小丑称为“唐二”,另有一角为“打岔老者”。“唐二”是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丑角艺术形象,源自川剧《黄金印》中《唐二别妻》;而“打岔老者”则在表演中通常扮演打岔、逗趣说笑的角色。古蔺花灯有不少传统剧目,常演的有《乾哥讨妻》《望妈娘》《翁媳送女》等。
 
       古蔺花灯时常作为舞蹈表演,气氛热烈欢快。表演时还有若干“伴灯”手持彩灯立于四周,既为表演照明,也为表演伴唱。伴奏乐器主要有锣鼓、钹、胡琴、唢呐。
 
许家湾十二花灯戏
 
       许家湾十二花灯戏流传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墩上乡岭岗村一带。岭岗村原名许家湾,是羌汉民族杂居之地。这种花灯在当地传唱日久,故名。至于“十二花灯”的由来,民间相传是因为演出时场上挂着十二盏花灯。在各地有关花灯的记载中,也不乏十二花灯之说。如古蔺花灯有这样的唱词:“灯从唐朝起,灯从唐朝兴,唐朝兴起至而今。皇母娘娘害眼病,许下三十六盏灯,十二盏上天变成紫微星,十二盏下地化做五谷灯,十二盏留在民间为花灯。”由此不难看到十二花灯在民间流传的一条蹊径。
 
“十二花灯”因演出时场上挂着十二盏花灯而名。图为许家湾十二花灯戏,是羌汉民族杂居处开出的一朵山花(唐林蓉 摄)
 
       当地村民称演出灯戏为玩灯,每年正月初一启灯,元宵节后收灯。从表演形式来看,早年跳花灯的都是男子,一丑一旦。传统剧目有《表花名》《采花》《蓝桥汲水》《孟姜女》《夫妻观灯》《元宵观灯》《鸿雁传书》,甚至还可以演出《薛仁贵征东》《龙凤配》《百花公主》等有较多行当角色的剧目。
 
白龙花灯
 
       白龙花灯又称川北花灯,今传承于剑阁白龙乡一带,早年流传于剑阁、苍溪、梓潼、南部、阆中等地。据记载,清同治年间剑阁县殿垭乡乡绅杜尧捐建了四个灯棚,每棚40 人左右,每年春节初一至十五,便到周边各县乡巡游演出。民国年间当地一位叫王宇颃的中学生,从阆中带回几十个剧本,组织了白龙庙灯棚“王记灯班”到周边各县演出。
 
       除了演出灯戏外,白龙花灯擅长大型广场及街头表演,其表演包括“外场”(大场)和“内场”(小场)两种形式,变阵形式丰富多样。舞蹈步伐多为“小跑步”,表演风格粗犷质朴,乡土气息浓郁。街头表演时有春官、傩傩以及各式各样的牛灯、马灯、西瓜灯、莲花灯、鲤鱼灯、采莲船等,并伴有胡琴、锣鼓、唢呐、梆子等乐器表演,声音嘹亮,营造出热烈的节日气氛。
 
芦山花灯
 
       芦山花灯是流传于雅安芦山、天全、宝兴一带的传统灯戏。据清乾隆年间《芦山县志》记载,花灯在北宋时期已兴盛于芦山。历史上这里曾经是青衣羌与汉族杂居地区,民俗风情各异,花灯与当地民间庆坛习俗融为一体,难分彼此。
 
芦山花灯,其表演中讲唱皆为当地方言,通俗易懂,诙谐逗趣(黄继元 摄
 
       传统芦山花灯演出分地灯和台灯两种。地灯演出规模较小,如春节至元宵期间村民走村串户,唱灯贺喜;台灯则是在当地举行较大规模的庆坛活动时在庙宇戏台上表演,角色多、时间长。芦山花灯可演出传统剧目40 余出,主要伴奏乐器为二胡;主要曲牌有【过街调】【怀胎调】【咒虫调】等15 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芦山花灯创作编演了不少现代戏,由于讲唱皆为当地方言,通俗易懂,诙谐逗趣,为当地观众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