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如此多娇
文章出自: 《四川画报》2017年10月刊 作者:罗鹏
山地,曾经是四川经济发展的劣势;但在今天,这些劣势正逐渐转变为优势。世界山地旅游看中国,中国山地旅游看四川。相信这不仅仅是我们的梦想,也是正在一步步成长的现实。
 
        目前全世界旅游业中15%-20% 的收入来自山地旅游。山地,成为发展旅游的宝贵资源。

        四川的山地非常丰富,丘陵和山地占到整个面积的90.55%。四川依托雄、秀、险、奇及以丰富文化内涵而闻名于海内外的山岳风光,正在促使山地旅游成为四川旅游的新支柱。

        山地,曾经是四川经济发展的劣势;但在今天,这些劣势正逐渐转变为优势。
        世界山地旅游看中国,中国山地旅游看四川。
 
        相信这不仅仅是我们的梦想,也是正在一步步成长的现实。
 

“蜀山之王”贡嘎山(王帮才 摄)

 
 山川壮丽的天府之国
 
 文:罗鹏
 
       四川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从地图上看,它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处在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从地貌上来看,四川区域内大部分是起伏不平、形状各异、高差悬殊的丘陵、台地和山地,平原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93%。富饶的天府之国、人文胜地,就掩映在这群山之中,依傍于雪山、峻岭与高原之间。天气晴好时,在成都市内就可以远眺雪山在离市中心不到100 公里的直线距离范围内,就有海拔5300 米以上的高山。这对于一个超大型城市来说,在世界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在成都飞往玉树的航班上,从东北方向看贡嘎山(邹滔 摄)

 
 四川山地:地质构造运动作用的结果

       四川这种多山的地貌特征,是由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质历史过程所决定的。四川西部雄伟的高山和高原地貌,是青藏高原隆起和印支运动等构造运动以及冰川、河流侵蚀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三叠纪之前,这一地区还深陷海中,至两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末,印支运动使地槽回返而形成陆地,进而在地壳板块的挤压和推动下,逐渐抬升形成巨大的高原。第三纪至第四纪,随着新构造运动,印支板块东向运动受到扬子板块的抵抗和挤压,形成南北向皱褶变形,各断裂带发生差异性运动,加上第四纪冰川的剥蚀作用,夷平面变形、解体,岭谷高差趋于明显,并存留下了各种冰川遗迹。高原上的河流如金沙江、雅砻江、鲜水河等,都沿断裂发育,并与断裂的走向一致,上游呈北西- 南东向,下游转为北- 南向,形成下切深谷,由此在青藏高原东部形成了我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横断山系,包括了四川西部的雀儿山- 沙鲁里山、大雪山- 折多山、邛崃山以及龙门山- 岷山等以及西藏和云南的部分地方。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稻城亚丁、海子山、海螺沟冰川、贡嘎山(海拔7556 米,是全省最高峰)等,都在这一区域内。
 
       四川不仅西部地区受到造山运动的影响而不断抬升,其他地方也在各种新构造运动下不断地上升,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山地。

       四川的西南地区除了是横断山的一部分外,也是云贵高原的延伸部分,同样因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等构造运动而形成,包含了宽谷(如安宁河谷,是四川第二大平原)、高山峡谷、中山,间有断陷盆地和地堑谷等地貌类型,还有一系列的断陷湖盆,如邛海、泸沽湖、马湖等,形成了独特的高原谷地-湖泊交相辉映的自然景观。

       即使在地势较低的四川盆地,也有龙泉山、华蓥山两个山脉将其分为盆西平原、盆中方山丘陵、盆北平行岭谷三个单元。这两个山脉都是典型的褶皱山地,是四川地台受挤压后发生皱褶形成。
 

华蓥山石林,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见证(郑继明 摄)

 
 独特地貌:造就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

       四川的这种群山环绕、多山纵横的地貌格局是多个方向复杂地质构造运动作用的结果。由于不同区域山体出露岩层不同,在水力侵蚀以及风化等作用下,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地质景观,并与特色气候条件下发育的生物景观一起,构成了中国最为丰富多彩的山地自然景观。

         四川丰富多彩的山地特征和地貌格局,也是四川灿烂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在川西高山高原地区,为了适应高寒和高度波动的自然环境,人们发展了特色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山地轮歇农业文化,加上各式各样的传统信仰文化,使雪峰、冰碛湖等自然景观被赋予了神山、圣湖的文化色彩。在盆地及周边地区,由于水热条件相对优越,季节明显,人们适应这种相对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出以定居农耕为主的文化传统,佛教和道教等传统信仰文化;另外,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等也极大地丰富了山地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因此,四川的山地往往是具有双重价值的山地文化景观,前者如峨眉山、青城山等,后者如剑门关。新中国建立以后,红色文化也极大地丰富了四川山地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四川的这种丰富的山地自然景观,是四川得天独厚、最具色的旅游资源条件,也使四川成为中国少数几个具有发展全域山地旅游的条件的省份之一。
 

黑水县达古冰山的彩林印象(光羽佳 摄)

 
 
四川山地再发现
文: 沈尤
 
       四川多山,世人皆知。
      峨眉山、青城山、贡嘎山、四姑娘山等等,很多人张口就能说出一串或者几处来。这些山也确实算得上四川名声在外的山了。也许驴友们还能说出他们所到过的更多的山,登山者们也能罗列出更多他们登上过的每一座山。这里说的山,基本都是较小地理尺度的一座座相对单一的山。地理尺度越小,越能展现山的秀美与卓绝。此外,山在地质学家们那里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超大地理尺度的山脉。地理尺度越大,越能展示山的壮美与浩瀚,比如横断山、沙鲁里山、巴颜喀拉山、大雪山、邛崃山、岷山、大巴山、巫山、大娄山、乌蒙山、大凉山等等。山或者山脉,成为人们长期以来接触最多的两个不同尺度的概念。
     
        而实际上,无论是较小地理尺度的山还是超大地理尺度的山脉,都远远不能包含我们所看到的山。假如我们用不同的地理尺度,用不同的观察视野,用不同的文化视角,用不同的概念范畴,则可能会看出更多不同的山,比如“山地”。
 
       山地,通常是指高差200 米以上的高地,起伏明显,坡度较大,沟深谷幽,大多呈脉状分布。山地是一个众多山所在的地域,有别于单一的山或山脉,也不同于丘陵。事实上,我们可以把山地理解成山的集群或山脉的片段。由此,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除去盆地那些平坦的地带和丘陵地区,四川最主要的地理构成就是山地。我对山地的理解就是山内有山,山外有山。

       山地,于不同的人,因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心理,会有不同的认识。也正因为这些不同,使我们能够看到山地的多姿多彩。大致上可以从地学审美、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山地旅游、民生发展等多个角度去认识四川山地。
 
 

汶川萝卜寨是山地旅游的典范(汶川新闻中心供图)

 
从地学审美的角度看

       四川山地具有构造丰富、形态多样、变化明显的特性。首先,四川山地的第一成因是地球板块运动。正所谓沧海桑田,青藏、扬子等几大板块在这里胶着角力,在以亿年为单位的年代里,四川从海底抬升为陆地。安县海绵礁地质遗存,鲜活地记录下了这一地质历史的大事件。自贡的恐龙化石群,同样记载着四川古地理的巨变。
 
        四川山地的美,很多时候在于恰到好处。各种地理单元的相互组合,山地的搭配和铺陈是最精要的部分。比如牛背山及其周边具有类似效果的山,那种不偏不倚、不高不矮、视线刚好的感觉,真的让人怀疑是自然形成。和若尔盖湿地擦肩而过的西倾山,让一马平川的湿地草原反而更有辽阔的气势。还有广安的华蓥山,在几乎平淡无奇的川中丘岳东部边缘上卓然而立,在让我们见识中国海拔最高的山岳型石林的同时,恰到好处地翻开了川东平行岭谷的序曲。川东平行岭谷的主体山脉,与美洲的阿巴拉契亚山和安第斯山并称世界三大褶皱山系。从高空俯瞰,活脱脱就是一个苍劲有力的“川”字。
 
 

雅安荥经县龙苍沟内生长着近八万亩珙桐。珙桐花开时,犹如千万只白鸽振翅欲飞(胡雅 摄)

 
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

       较大的地理跨度、巨大的高差、多样的气候,使得四川山地孕育并留存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生物多样性热点值居全国第一,是全球34 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横断山区的主要所在区,有大熊猫等野生脊椎动物1247 种,珙桐等野生高等植物1 万余种,是杜鹃花、雉类、噪鹛类等几大类动植物群落在世界范围内的起源中心和辐射中心。攀枝花的苏铁、自贡的桫椤、成都彭州的距瓣尾囊草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珍稀植物遗存。而四川雅安的宝兴,是包括大熊猫在内的110种野生动植物的模式产地。其中,鸟类44 种、兽类25 种,两栖类2 种,高等植物39 种,在亚洲范围内仅有印度的大吉岭(Darjeeling)能与之媲美。

       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之外,四川山地生物多样性还表现 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几乎包含了除海洋和热带雨林之外的所有生态系统景观类型,使得四川山地具有极为丰富的生态系统及其景观。四川山地资源的多样和丰富程度,国内罕有,世界鲜见。
 
 

四川叙永苗家儿女的芦笙恋曲(刘传福 摄)

 
 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

       四川是多民族省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的源泉便是来自于文化所根植的土地,实际上就是山地。而山地,因了民族文化而更具魅力。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哪一个民族,栖居于山地,也融合于山地。我们对少数民族“标签式”的印象,大致都是来源于他们身上“山地”的痕迹。而这些“痕迹”,则是少数民族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民族节日、文化活动等等与山地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并形成的。

       山地栖居的人们,会因为生存和发展而砍伐树木、开采资源、摘挖药物、捕杀动物等等,给山地生态造成压力,甚至出现不可逆转的破坏。但另一方面,当地居民更是山地和山地资源的守护者。他们靠山依山、靠山吃山,对山地有着质朴的认知和深厚的情感。
 
 

达古冰山山脚的黑水县谷汝村在建设独具魅力的精品旅游村寨中,把文化、民俗、旅游进行有机融合(胡雅 摄)

 
 从山地旅游的角度看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地旅游从来都是旅游的主战场。可是山地旅游到底要怎么“旅”怎么“游”呢?正如前文所述,四川山地有丰富的地学之美,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丰富而多元的民族文化,那么山地旅游就是要去行走山地之路、感受山地之美、体验山地之居、形成山地之识。

       除了较为传统的耍法,山地旅游的新鲜玩意儿倒也越来越多。登山探险、徒步穿越已经不再稀奇。当然,人们的目的和需求越来越五花八门,比如有人是专门去看花的,也有专门赏鸟的,还有专门看石头的。旅游的开展方式也不再限于传统,可以群聚,也可以一人出游,可以让人安排,也可以自主计划。可以说旅游产品和形式创新是最为活跃并且富有成效的。旅游与林业、旅游与农业、旅游与文化、旅游与教育、旅游与健康、旅游与养老、旅游与体育、旅游与艺术、旅游与公益等等,越来越多的旅游业态催生出来,让山地旅游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提升。
 
 

美好凉山 彝家新寨(王云 摄)

 
 从民生发展的角度看

       山地提供资源、促进生产、维持安全、保障健康,是民生发展的基石。就四川而言,由于历史原因,除去四川盆地盆底的平原和丘陵地区相对发达以外,四川山地所承载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老少边穷地区,长期处于欠发达的状态。而这与四川山地丰富资源是不匹配的。

        因此,四川山地在脱贫攻坚的背景之下,依然得“靠山吃山”。只是要“吃”得更加科学、“吃”得更加生态、比如发展生态种植业,可以利用偏远山地无污染的生态环境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
       
        此外,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山地资源的禀赋情况,发展多业态的乡村旅游也是极其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城市居民旺盛的购买力将可能给贫困地区的脱贫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动力。

        发展山地旅游,助力脱贫攻坚,需要配置相应的基础条件,比如交通、通信、能源等,还应有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比如导视系统、停车场所、卫生间、休憩设施等等。此外,需要摸清自己的资源家底,并进行扩展性评价,打开视野,面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开发设计具有资源特色和市场契合度的产品,并形成配套的服务能力。还需要建立广泛的市场渠道,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通过外部力量的进入,在带来市场的同时,带来技术和经验。最后,还需要注重产业之间的互动,需要第一产业的坚强基础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通过旅游业等三产对一产产品进行就地消耗、就地转化和就地增值。

        山地,就在那里。有的人,生长于斯,靠山吃山;有的人,探奇览胜,见山而懂山;
        有的人,寻真问道,入山而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