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向幸福出发
文章出自: 摘自《四川画报》2018年3月刊
乡村振兴战略,使得四川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从成都平原,到乌蒙山区、大巴山区、大凉山腹地……四川乡村振兴正奋进在路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四川是农业大省,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四川省委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必须用乡村振兴战略统揽“三农”工作,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使得四川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从成都平原,到乌蒙山区、大巴山区、大凉山腹地……四川乡村振兴正奋进在路上!
 

江油市大康镇星火村探索出了一条居住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工人化的发展路径(刘丽华 摄)

 
昭觉县火普村  彝家新村将圆脱贫梦 
 
        2 月11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视察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在总书记与大家握手道别时,村民们唱起了彝族动听的《留客歌》。在总书记的鼓励下,这个大山深处的偏僻村子,正积极发展高山草莓和羊肚菌,打造彝家旅游新村,争取早日实现脱贫奔康之梦! 
 

今日的火普村不仅改变了旧貌,村民的精神状态也大大提升了。(阿克鸠射  摄) 

 
 汶川县映秀镇   旅游产业振兴乡村
 
        独具藏羌特色的民居店招鲜艳,屋顶红旗飘扬,经幡飞舞,街道上商铺林立,游人来回穿梭。阳春三月,走进汶川县映秀新镇,处处呈现出喜气洋洋的新气象。
       映秀镇位于汶川县东南部,是2008 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所在地。平均海拔900 米,面积115 平方公里,现有7 个行政村、1 个社区,共3022 户、5795 人。是通往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栖息地的必经之地,是藏、羌、回、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汇集点,素有“西羌门户”之称。
       10 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曾让位于地震中心的映秀镇遭受巨大损失。从抗震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从发展振兴到产业转型升级。10 年时间,映秀经历了“灾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的美丽嬗变。曾经以水电企业发展为主的小镇已成为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汶川特别旅游区的核心区之一。
 

航拍新映秀(王飞 摄)

 
郫都区战旗村  成都平原春天的故事
 
        2 月12 日,农历新年前夕,来川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体验乡村生活,购买乡村特色产品。战旗村这个成都平原上的村子迅速走红,在随后的七天春节假期里,战旗村吸引了10 万游客前来探访。
       那么,战旗村到底是怎样一个村子呢?有何过人之处? 

郫都区战旗村,是成都平原上的现代新农村典范。(张雷  摄)

 
攀枝花仁和区   “康养+ 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我给攀枝花市做个‘广告’。到冬天,唯一可以跟海南三亚相比较的气候条件,就是攀枝花,冬天可以穿衬衣。”3月6 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在谈到康养产业时,出席记者会的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向记者朋友们推介攀枝花市,盛赞攀枝花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
       攀枝花一年日照2700 小时,拥有独特的气候优势。因此,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着力做好“阳光”文章的战略谋划,围绕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战略定位,瞄准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大力发展“康养+”产业。
      在仁和区“康养+农业”的沙盘中,河谷地区优先发展冬春蔬果、晚熟芒果等产业,在中高山区大力发展草食牲畜、亚热带和温带水果等产业,注重在果蔬产业园等建设中配套康养机构、注入康养元素,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助推现代特色农业高水平发展,推进产村相融,实现乡
村振兴。
 

仁和区中坝乡的草莓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李永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