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四川 “双宝”家园
文章出自: 《四川画报》2019年4期 文/ 沈尤
大熊猫和川金丝猴是四川野生动物界的两大明星,也是自然世界芸芸众生之中的两大代表。今年是大熊猫和川金丝猴科学发现150 周年,四川应以此为一个契机,将生物多样性资源与旅游、文化、教育等深度融合,积极打造大熊猫文化和生态文化品牌。
四川宝兴,戴维“发现”双宝
 
        在四川,大熊猫和川金丝猴可谓野生动物界的两大明星。虽然古人对这两种动物都有命名,如称大熊猫为“竹熊”“银狗”“洞尕”;谓川金丝猴为“长尾子”“线子”“马狨”“金线狨”等等,大多是地方土名,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它们被称为“大熊猫”和“川金丝猴”的历史则要追溯到150 年前。
        1869 年4 月1 日,在穆坪东部地区守候了两个星期的20 名猎手,为戴维带来了一只成年的“黑白熊”活体。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认为“黑白熊”不是戴维所认定的熊属类,而是与小熊猫相似的另一种熊猫,是一种新属,并将其命名为“大熊猫”。
        在戴维采集到大熊猫标本后不久的5 月4 日,他又收到了金丝猴的标本。1870 年,米勒·爱德华兹根据戴维送回的标本和记述,首次对四川宝兴的金丝猴进行描述定名。
 

大熊猫是一种喜湿性动物,主要栖于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周孟棋 摄)

 
 天造四川,独一无二的生态区
 
         大熊猫和川金丝猴是四川野生动物界的两大明星,也是自然世界芸芸众生之中的两大代表。四川是野生动植物的王国。这与四川独特的地理气候等因素是分不开的。
        大熊猫是一种喜湿性动物,主要栖于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多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湿度常在80% 以上。现今的大熊猫主要生活在6 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 省的45 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 平方公里以上。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海拔2600 ~ 3500 米之间的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川金丝猴则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 ~ 3300 米的森林中。其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布带属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以及次生性的针阔叶混交林等四个植被类型。川金丝猴的栖息环境与大熊猫有很大的重叠性,能见到大熊猫的地方,大多也能见到川金丝猴。
 

与“蜀山之王”贡嘎山遥遥相望的大相岭是大熊猫栖息地(卫志均 摄)

 
 绿水青山,也能服务四川发展
 
        丰富而多样的生物,不仅仅是自然生态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维系生态安全、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基础。四川的生物多样性不仅仅具有地区和国家的重要意义与地位,在国际层面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保护四川的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资源既是地区责任,也是国家和国际责任。
         而四川恰恰具有最优越的条件,以生物多样性资源为基础发展科研、教育、旅游、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事业和产业。而且以大熊猫为代表的大熊猫旅游、大熊猫文化、大熊猫文创等已经具有较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并且具有较高的国内国际知名度。而以观鸟、观花为代表的野生动植物观赏等生态旅游也十分火热。近些年来,以自然教育和研学旅行等为代表的“新业态”,也为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功能的发挥和体现打开了更大的门。
 

小熊猫(黄耀华 摄)

 
        今年是大熊猫和川金丝猴科学发现150 周年,四川应以此为一个契机,将生物多样性资源与旅游、文化、教育等深度融合,积极打造大熊猫文化和生态文化品牌,大力推出野生动植物观赏、生态文化体验等专项旅游产品,积极推进自然教育、研学旅行与生物多样性利用的融合。在国际方面,四川可加大野生动植物观赏旅游的宣传力度,深入大熊猫旅游的宣传和营销,在全球推出“大熊猫文化旅游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