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的方式,追梦云端,鸟瞰变迁
文章出自: 《四川画报》2019年4期 图/ 刘华伟 文/ 夏盛兰
航拍对刘华伟来说,是一种执着的爱好。这种力量让他不断探索、不断成长,并在追逐的历程中,找到了属于摄影人的使命感。
        3 月,《航拍中国》第二季四川篇在CCTV-9 纪录频道开播,四川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在航拍镜头中让人惊叹。
        从高空俯拍大地,以上帝的视角看风景,曾是多少摄影人的梦想。
        伴随着无人机的普及,航拍已经不再新奇。但你可曾想过,如今依靠便捷的器材人人都可以升空记录的航拍,却是老摄影人探索实践千百次的结果。
        刘华伟就是国内最早一批探索用航模航拍的摄影人。从一次次航模的组装与检测,到一次次试飞与修正;从拍摄出第一张航拍作品的兴奋不已,到后来参与电影航拍的自豪感,航拍是这位摄影人一生倾注热血的热爱。
        让我们跟随他的航拍镜头,一起遨游四川。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草原的美,美在月亮湾。鸟瞰这片开阔的草地,白河呈“S”形蜿蜒流过,如同天上的一弯新月

 
 蒙头在被子里剪胶片的童年时光
 
        对刘华伟来说,摄影最初源自“好玩”。同样让他觉得好玩的,还有航模。自小刘华伟就对航空、舰船饶有兴趣,时常做一些简单的自由飞模型。上班后,刘华伟将业余时间都花在做船模、飞机模型以及研究摄影上。一台珠江S201,正式开启了他的摄影之旅。
        谁能想到,航模与摄影这两种原本毫无关联的爱好会渐渐融合,并成为他一生追逐的梦想——航拍。
  

《三台鲁班水库》获“诗意梓州美丽三台”全国摄影大赛特等奖

 
 追逐航拍的热血梦
 
        2008 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大量的直升机前往灾区救援,得知一位朋友也要乘坐直升机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刘华伟将相机交给朋友,希望他能在直升机上拍摄一些灾区的照片。“由于天气和技术原因,尽管效果不怎么好,但是高空拍摄的画面还是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那些需要翻山越岭才能拍摄的画面,飞机却可以很快到达,让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当时灾区的状况。这件事后,我便有了用航模和相机进行空中摄影的想法。”
        当热爱与热爱相加,便成为更炙热的梦想——航拍梦。 
 

《江油武引水库》获“四川省第十七届摄影大会影展”金奖

 
 在密林与峡谷中历练
 
        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努力,在感受着航拍带来乐趣的同时,刘华伟也渐渐在各种摄影比赛中崭露头角,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2014 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兰辉》,刘华伟被推荐加入了电影的拍摄团队,负责航拍。
        这次拍摄经历令刘华伟终生难忘。电影里的很多镜头都是在密林和深山峡谷中完成,有些地方收不到GPS 信号,基本只能靠手动控制飞行,几次在飞行过程中差点撞上岩壁;也出现过空中电池爆裂的情况,幸好他有丰富的航模飞行经验,也训练过直升机熄火降落,基本上控制住了飞机,没有造成大的损失和事故。
 

《牧归》 获“绿色生态·大美蓬安”摄影活动一级收藏作品奖

 
 用美的方式,记录变迁
 
        从空中贴近主体、贴水面飞行、云中飞行……刘华伟尝试着使用不同的视角,力求呈现不一样的画面。甚至还会选择在特殊天气里去飞行,去捕捉平时很难看见的美景。
        刘华伟的作品风光居多,这些大接片航拍摄影作品展现出风景的恢弘气势。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不断尝试更多的题材。在接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多次去到平武扒昔加古寨进行航拍,积累了众多的影像资料,生动地记录着这座“白马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巨大变化。“我想用美的方式,记录变迁,见证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春雪中的平武扒昔加古寨

 
        从爱好航模到进行航拍,刘华伟经历了太多酸甜苦辣。虽然他感叹现在的航拍人太幸福了,却也十分珍视用航模拍摄的这段经历。航拍对刘华伟来说,是一种执着的爱好。这种力量让他不断探索、不断成长,并在追逐的历程中,找到了属于摄影人的使命感。“目前我的摄影理念就是力所能及地记录时代变化,今后也会一边拍摄一边梳理这些年所拍过的照片,希望有机会将时代的变迁用作品的形式展示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