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荣学羌 高原上的“爱情踢踏舞”
文章出自: 摘自《四川画报》7期
漫长的时光,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这片拥有悠久历史和多民族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得荣学羌就是这些文化遗产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漫长的时光,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这片拥有悠久历史和多民族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得荣学羌就是这些文化遗产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学羌”是以得荣方言为主、以得荣的锅庄韵调为基本音乐、以得荣锅庄舞步为基本舞法的一种民间自娱性歌舞,有着端庄典雅的舞姿、豪迈奔放的曲调、潇洒自然的步法。2008 年,得荣学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有康定情歌, 南有得荣情舞”。“得荣情舞”即为得荣学羌,2008 年,经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康定情歌”齐名的“得荣情舞”
 
        即便是盛夏时节,身处高原的甘孜州得荣县瓦卡镇依旧凉爽如春。
        吃过晚饭,年近九旬的学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格玛次仁老人像往常一样,戴上皮帽,蹬上皮靴,穿上华丽的藏袍,哼着心爱的藏歌,朝着场镇的广场走去。在那里,由十几位藏族民间艺人组成的学羌民间舞蹈队正准备进行日常的排练。 
        学羌,是一种产生并流行于甘孜州南部得荣县瓦卡镇一带的民间自娱性歌舞。在得荣方言中,“学”有“结交”“配对”的意思,“羌”是“跳”的意思,因此“学羌”本为男女交往中跳的“情舞”, 素有“北有康定情歌,南有得荣情舞”之说。在当地,青年男女相约在溪流岸边,或在山间林地,
围起一堆篝火,歌舞联欢直到天明。多少人因情舞相知相识,碰撞出爱情的火花。
 

每逢喜庆欢乐的佳节和聚会,当地百姓便欢聚一堂,跳起学羌以示吉祥与祝福

 
踏歌对唱跳情舞

       学羌舞蹈风格及音乐风格别致。学羌采用无伴奏、无道具的踏歌形式,其动作特点在于脚下的踏跺结合。舞蹈中常见的进式踏点,可谓下步有力、踏脚轻脆。当舞者俯身而变化踏点后,这一动作则显得柔韧洒脱,厚实的皮靴在地面上发出整齐的声响,时而刚劲有力,时而柔韧洒脱,创造出学羌舞蹈独特的韵味。
        学羌曲调结构较为复杂,常有起式、连接、主段、结束段之分,歌词较多的是反映男女青年间的爱情。音程起伏很大,旋律明快而古朴,以五声调式音阶为主,其旋律结尾处多以不稳定的角音为主,每段曲子旋律结束后,往往伴以舞者的踏点而填补空白,给不稳定的余音造成稳定的结尾,使得学羌舞蹈充满生机。
 
文/ 王鑫 图/ 江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