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剑门蜀道上
文章出自: 文/ 朱玉霞
标签: 剑门关 旅游
  暑期期间,接踵而至的各地游客涌入四川,尤其是川西、川西北地区。在这个热闹非凡的季节里,我们避开了众多人群,一路向北,沿着108 国道至剑阁一游。
  从成都出发至剑阁,有两条线路可以选择:大多数游客会直接走沪昆高速到达剑阁县,然后至剑门关景区;另外一条道路是沿着108 国道行驶,经梓潼县的七曲山大庙,走历史悠久的翠云廊,最后到达剑门关景区。对深度旅行者或摄影师来说,第二条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整个行程不仅可游览七曲山大庙、武连镇觉苑寺,还可游览拦马墙、剑阁县老县城、抄手铺现代农业园区、翠云廊风景区、剑门关风景区等,丰富而完整。
 
  沿着成绵复线至绵阳市,出绵阳市区,正式进入108国道。成都平原过了绵阳后接近尾声,缓缓起伏的浅丘地带映入眼帘。成都平原北边的丘陵地带与东、南、西方向地区的丘陵地带是截然不同的。东部地区有龙泉山脉的延绵,南部地区有峨眉山的突兀,西部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有邛崃山脉的高耸。而北部地区的山是缓缓凸起并连绵起伏的,在剑阁县境内形成鬼斧神工的砾岩丹霞地貌,无论从地质考察、摄影创作还是深度旅行的角度来说,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与魅力。
  沿着 108 国道上山,会经过第一个景点——梓潼县七曲山大庙。该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中的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庙,始建于晋,为蜀地百姓祭祀张亚子而建。在历经唐、宋、元、明、清数代修造和扩建以后,逐步形成了由三条轴线组成的道教文化建筑群。如今大庙占地1.2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6 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元代盘陀石殿,明代桂香殿、天尊殿、清代百尺楼等,在建筑手法上保留了一些宋式做法。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由元到清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的重要实例。
  从大庙出来,我们又向剑阁县武连镇驶去。
 
  在武连镇上吃过早点后,跟随着觉苑寺住持来到觉苑寺。觉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名弘济寺,宋元丰年间赐名觉苑寺。元末时部分殿宇被毁。明代天顺初年(1457年),僧净智及徒道芳到此,重建殿宇,重塑佛像,绘制《佛经》于大雄宝殿四壁,后更名普济寺。清康熙初年(1662年),殿宇经维修后,复名觉苑寺。寺庙现存三重殿及两侧配殿,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天王殿在前,观音殿居后,级级递进,东西配殿对称排列,总建筑面积1957 平方米。
  由于三座大殿的修复时间不一样,所以各自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气势。大雄宝殿为明代修复 ,以木结构单檐歇山顶为主,正方形平面布局,室内宽敞开阔,气势恢宏。天王殿复建于民国时期,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且为小青瓦屋面。而观音殿也是复建于明朝,为单檐歇山式小青瓦屋顶,抬梁式屋架,无斗拱。门前有拱桥流水,清新宁静。
 

觉苑寺壁画

 
  觉苑寺最出名的除建筑及佛像外,其壁画也堪称一绝。传说一千多年前,寺庙大雄宝殿修造竣工后,开光道场隆重举行,香烟缥缈,钟磬齐鸣,万事皆如佛意,唯有四壁空空,主持心绪了犹未了,遂求画师绘制《佛传》故事壁画。于是邀请吴道子前来执笔。时至四月初七,佛诞节即至,四壁仍是空空,众僧侣无可奈何。可在第二天清晨僧人推开门时,四壁辉煌,《佛传》的故事一夜完成,但吴道子却不知去向。的确,觉苑寺壁画属吴道子画风,同时又具较明显的地方特色。无论从构图、内容及表现手法来说,都堪称一部绝妙的古典连环画。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慕名来到觉苑寺参观游览,陶醉于画壁艺术之中,无不叹为观止。
  从觉苑寺出来,还可沿着公路上山,至西河湿地保护区观景平台一览西河的景致。这个地方只有在春天的时候,才会尽情绽放出它的魅力:山青天蓝,金黄的油菜花开满河谷山间,一片唯美的浪漫色彩。
  沿着108 国道继续前行,进入了拦马墙。拦马墙位于剑阁县凉山乡,是翠云廊的一段。在古代,拦马墙主要用于防备马匹跌入悬崖,即现在的围墙。围墙分为石墙和土墙两种,这里的拦马墙主要用大青石砌成,牢固而美观。整个景区主要以道古、树古、交通设施古为特色,是古蜀道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其中“拦马墙”、“饮马槽”、“门槛石”、“防滑线”、“拴马桩”等还是保存下来的实物原型。漫步走在这古柏丛生的青石板古蜀道上,遥想当年马匹、马车、行人的热闹场景,韵味十足。
  从拦马墙出来,已经是中午。在凉山乡品尝据说是100 多年祖传厨艺的牛肉宴后,又匆匆赶往剑阁的老县城——普安镇。普安的老城在宋朝时曾毁于蒙兵的战火,后于大明成化十年(1474 年)进行重修,所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老城墙是明朝的文物。由于新县城的搬迁,普安镇的城镇化建设缓慢下来。老街上的格调依然还是上世纪90 年代的记忆,房屋建筑低矮,青瓦盖顶,古老朴素。人们在街道上或开店挣钱、或推开门就是住户家,给人一种很温馨、很生活化的感觉。城墙是整个老街的重点。如今,城墙下面依然繁华如当年:放一工具箱就可以开始理发、刮胡子的剃头工,卖杂货的小商贩,修鞋的小师傅,算命的老先生,应有尽有。若在老街上逛累了,城墙旁边还有随时都烧着开水的小茶铺。喝一盏茶,摆摆龙门阵也好,小憩也罢,川北地区悠闲的生活情调油然而生。
  茶是要喝的,可路也是要赶的。等我们从普安镇出发至翠云廊景区时,已经是下午四点。此时的太阳已经褪去火辣的热度,渐渐变得柔和起来,盛夏的植被绿得出奇,让人感觉更加清新。翠云廊的古柏长在山的偏上位置,古老的柏树、幽幽的青石板路相互交错,西斜的阳光透过那茂密的树枝,像一条条细密的光的瀑布一样倾泻下来,让人有一种在梦中穿梭的错觉。
 
  行走在剑门古蜀道上,剑门关景区自然就成了本次行程的终点站。这天天气依然很好,在如此壮观美丽的AAAAA 级景区里进行摄影创作,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早早来到剑门关景区,兴奋的感觉更加强烈。早上的剑门关正在紧张地准备着开关仪式。如今开关仪式定期举行,将剑门关的历史与古蜀文化通过音乐与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形象而生动。
  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们多以诗词散文和绘画来对美进行表现,众多诗人画家在剑门蜀道留下过诸多瑰丽的作品。如著名诗人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剑门》、陆游的《剑门关》、崔与之的《水调歌头·题剑阁》、方回的《次韵恢大山拟古三首》等。历朝历代的诗词或状物或抒情,把剑门的历史风情传承至今,让我们可以思接千载。而古往今来的画家也不惜笔墨,在这里绘制了难以计数的水墨丹青,让人从画家的笔下看到了别样的剑门蜀道。当代,人们对美的记录方式更加多元,除音乐、舞蹈艺术以外,还更多地偏向于摄影。而缆车的发明与利用更为探险剑门关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条件。沿着道路进入景区,砾岩绝壁耸峙眼前,让人不禁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艰辛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霸气。而乘坐缆车上山,远处鸟道上的人如蚂蚁般大小,在山间穿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美体现在人们眼前,让人顿时心生感悟:自然的博大与人类的渺小是成正比的。
 

剑门关景区悬空观景平台

 
  上山后的第一个景点便是梁山寺的玻璃观景平台。该平台位于绝壁顶部,放眼望去,看到的是典型的砾岩丹霞地貌。此处景点被评选为“剑门蜀道·剑门关”春季新美景之一。待到春季来临时,青山之间一片金黄,美不胜收。而夏季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美丽季节。夏季的剑门关色彩统一,绿便是它的主题。山上植被保护完整,若细心观察,还随处可见可爱的小蘑菇。
 

汉阳镇剑门绝壁

 
  剑门关自古以来就属于入蜀咽喉、军事重镇,被誉为“天下第一关”。历史上烽火狼烟、江山易主的事情经常在这里发生。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任蜀汉丞相时,见大小剑山之间有阁道三十里,又见大剑山中断处壁高千仞,天开一线,便在此垒石为关,以为屏障,称剑阁,又称剑阁关。后来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原,都从此处经过。唐朝以后,此处改名为剑门关,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重新修建的剑门关关楼,依据冷兵器时代的作战特点,以青石座基,石拱劵门,兽吞衔环,金钉固门,并采取三层歇山式屋顶的构造,四面轩窗、环廊通透、檐下使用斗拱,檐柱、角柱采用侧脚,整个建筑充分展示着关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壮本色。
  除剑门关的历史与文化外,剑门关镇的豆腐宴历来也堪称一绝。拍摄完剑门关关楼后,饥肠辘辘的摄影师们直奔剑门关古镇上的帅府吃豆腐宴,当满桌不同制作方法、不同口味的豆腐呈现在餐桌上时,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焦躁、所有的饥饿全都消失殆尽。
 
本文附剑门蜀道旅游推荐景点与攻略,详情见《四川画报》201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