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依托天府书展平台打造的首届“天府文学周”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3号活动区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文学赋能时代,书香浸润天府”为主题,由中国出版集团、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指导,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人民文学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承办,旨在构建作者、读者、出版者与版权机构的协作新生态。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黄志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茅院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四川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米芝斌,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赵萍,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中国编辑学会副秘书长朱琳君,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胡巍,漓江出版社首席编辑张谦,作家代表谭楷(大熊猫文化专家、两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路内(小说家、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小说家、春风图书奖年度白金作家),刘楚昕(青年写作者、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得主),贾煜(作家、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34届银河奖最佳新人奖得主),以及文轩旗下各出版单位负责人等七十余位行业领导、知名作家及出版界人士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文学盛事。
启动仪式:点亮文学之灯,凝聚行业力量
启动仪式上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茅院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先后致辞。邬书林分享了中国出版协会对文学出版工作的重视,呼吁出版单位与创作者发挥优势、积极创新,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也期待读者深度参与活动,与作者互动交流;并表示中国出版协会将持续支持天府书展与四川出版业发展,履行文化使命,为文学出版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助力。
随后,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茅院生在致辞中表示集团将以此次文学周为契机,深化与地方出版机构的协作,推动优质文学资源的整合与传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指出,当下技术迭代虽给阅读与文化带来巨大冲击,但文化有其定性,文学的基本初心始终不变,脱离本质的内容无法立足文学领域,行业应充分了解并拥抱技术,不能以技术迭代为借口,放弃对读者的审美引导与对文学本质的坚守。
致辞环节后,活动迎来高光时刻——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黄志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米芝斌,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6位嘉宾共同上台,点亮“文学之灯”。现场背景屏同步显示“文学赋能时代,书香浸润天府”主题字样,灯光与主题视觉交相辉映,传递出文学照亮生活、浸润城市的美好愿景。
作家对谈:聚焦AI时代,碰撞文学思考
启动仪式结束后,“破界与重生——AI时代文学创作与阅读”作家对谈活动随即展开。谭楷、路内、刘楚昕、贾煜四位不同创作领域、不同代际的作家围绕AI对文学的影响各抒己见,引发现场深度思考。
谭楷率先回应“AI对创作影响”的话题,他结合自身经历,创作工具从一开始的铅笔、钢笔到目前的AI,明确AI仍是辅助创作的工具,他还分享了自己利用AI创作诗词的体验,他表明,在基础常规层面的创作,也许无法区分AI创作与人类创作的区别,但对于优质、精品的创作来说,AI始终无法取代人类。
路内从文学写作行业的角度切入,表明AI也许会威胁到文学写作初学者的热情,初学者可能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具有和AI同一水平的创作技巧。但在出版行业中,编辑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判断力,能够从稿件中发现闪光点并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他也建议出版行业应设定AI参与创作的标准和比例。
刘楚昕则从年轻一代视角出发,结合自己使用AI的经验,表明AI是帮助创作的工具,如提高资料查证效率,帮助对陌生领域内容逻辑、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他强调当下全民阅读中年轻读者的重要性,年轻读者为文学买单,也具有文学潜力,亟需提高整体的文学素养;贾煜聚焦青少年群体,分析了AI介入青少年阅读与写作对其认知塑造与审美培养的潜在作用。
对谈环节观点碰撞、干货满满,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关于AI与文学融合发展的思想盛宴。
多元布局:打造文学品牌,彰显文化自信
据悉,首届天府文学周除启动仪式与作家对谈外,还涵盖“中国文学走出去”版权推介会、10场新书发布及作品分享会、文轩在线云上专题展销、作家三星堆文化采风四大板块活动。
主办方表示,策划天府文学周的长远目标是将其打造为天府书展核心品牌活动,以“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为特质,让文学深度融入读者日常生活,同时通过多元渠道展现四川文学、中国文学风采,使其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精神标识,为构建文学新生态持续注入活力。
编辑/陈学军
审核/李春林
终审/陈佳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