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将帅故里
文章出自: 《四川画报》南充专辑
  南充是开国元勋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民主革命家张澜、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张思德的故乡。朱德旧居、朱德纪念馆、罗瑞卿故居、张澜纪念室、张思德事迹陈列室等,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充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5 万多南充儿女参加红军,其中大多数人血洒疆场,解放后有2.72 万人被定为革命烈士。至今南充各地还保存着许多红色文化遗迹。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大巴山南侧、嘉陵江中游的南充仪陇县,峰峦起伏,丘壑纵横,群岭之中簇拥着一座独特的山峰——琳琅山,因天然形成的五角形状而传誉九州。1886 年12 月,朱德就诞生于琳琅山下的李家湾(今马鞍镇琳琅村)。
  朱德故居为清嘉庆末年修建的三合院农舍,面积200 余平方米。室内陈列有朱德少年读书时用过的条桌、桐油灯盏、装书的背篮、算盘、砚台等历史遗物。蚕房里还保留着当年朱德家中养蚕的调温天窗和缫丝用的“东洋车”。室外保存有朱德在劳动中使用过的石碾、石磨以及他和小兄弟们淘的琳琅井。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院内的朱德汉白玉塑像,再现了一代伟人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风采,寄托着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无限崇敬之情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与朱德故居遥遥相望,馆名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纪念馆由“勤劳勇敢的佃农子弟”、“投笔从戎”、“护国讨袁”、“寻求真理”、“旅欧求学”、“回击英舰”、“南昌起义”、“井冈会师”、“万里长征”、“抗战八年”、“解放战争”、“国务活动”等展厅组成,用丰富的图片、翔实的史料和珍贵的文物展示了朱德同志伟大的一生。
 
 
 
罗瑞卿故居
  罗瑞卿故居位于南充城郊舞凤镇清泉坝村。1906 年5 月31 日,罗瑞卿大将诞生在这里,在此生活了整整20 年。故居为清光绪年间修建的一座三合院式木结构穿斗青瓦房,面积约300 平方米。故居正中是堂屋,两侧是正房和厢房。西侧为将军及其父母的卧室、厨房及杂物间。
  故居西边的陈列室里陈列着将军生前使用过的实物、文史资料、历史照片及书画等,向人们展示着将军的戎马生涯。
 

罗瑞卿故居

 
  故居前的院坝正中屹立着罗瑞卿将军半身铜像。院落一隅,有一株5 米多高的雪松,树下的汉白玉石碑上镌刻着耿飚将军亲笔题写的“一生正气,两袖清风”八个大字。罗瑞卿将军去世后,家属依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一半撒在他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另一半由他的夫人和子女护送回老家南充,撒在故乡的土地上,然后在这里栽下这棵雪松。如今,这棵雪松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护荫着故乡的土地。
 
 
张澜故居
  张澜,字表方,1872 年4 月2 日出生于今南充市西充县莲池乡。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解放后任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5 年2 月9 日病逝于北京。
 

张澜故居

 
  张澜故居是一座始建于清代的复式三合院建筑,青山环绕,翠竹拥抱,是典型的川北民居,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木结构梁架,由正院、北院、南院及牲畜圈四部分组成。院内正中伫立着张澜先生铜像。故居前面的水田现已改建为荷塘,成为西充一景,吸引着游人前来参观拍摄。
  张澜旧居位于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南路表方街1 号建华中学校内。1938 年春,张澜先生创办私立南充建华中学,在此开展教育和社会活动。为纪念和缅怀张澜先生的历史功绩,1985 年南充市人民政府在建华中学张澜旧居内建立张澜纪念室,2006 年更名为张澜纪念馆。纪念馆以大量的珍贵实物、文史资料和历史图片反映了张澜先生光辉的一生。
 
 
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
  张思德(1915—1944 年),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张思德出生在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 年12月参加红军, 1937 年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1944 年9 月5 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里,牺牲时年仅29 岁。
  1944 年9 月8 日,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1000多人在延安凤凰山下枣园沟口的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参加了追悼会,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张思德的形象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
 
 
数万儿女当红军
  1932 年10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部队退出鄂豫皖根据地,向西战略转移。12 月,红军经陕南到达川北。此后,在川陕两省党组织和川东游击队的配合下,红军开始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经过浴血奋战,红军占领了通江、南江、巴中、长赤、广元、仪陇、阆中、苍溪、江口、万源等县,并在这些地区层层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位于老观古镇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共苍溪县委旧址

 
  至1933 年下半年,川陕革命根据地扩大到42000 多平方公里,人口600 万,红四方面军由入川时的15000 多人扩大到80000 余人。建党建政、土地革命、发展经济、拥军支前、文化宣传教育等工作热火朝天,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进入鼎盛时期。
  红军在川北期间,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南充的仪陇、营山、蓬安、南部、阆中等地都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朱德)元帅出仪陇,旌旗满大千。”仪陇红军碑廊里安放着上世纪80年代初从全县各地运回的书刻在古庙建修碑、要道指路碑、路旁石板、村院碾滚等石材上的原始红军标语碑石,内容有“红军总司令朱德同志是仪陇人!”、“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等等,成为对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实物教材。
 

营山红九军政治部旧址

 
阅读完整内容,请订阅《四川画报》南充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