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文化 生生不息的传承
文章出自: 《四川画报》2018年10期
从汶川到茂县、理县、北川……从建筑到手工艺到歌谣,古老的羌文化逐渐绽放出更旺盛的生命力。当站在历史的垭口眺望未来时,羌文化不仅极大地增加了羌族地区人们的文化自信,更让羌文化的传承,成为人们自觉的使命!
        羌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但羌文化却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顽强地传承下来,表现在从语言、服饰、饮食到城镇规划、村落布局、羌族建筑、民间习俗、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礼仪节庆等与羌族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后,羌族的文化受到格外关注和保护。
 

每年端午节,茂县都会在中国古羌城举办盛大的瓦尔俄足节(周乐天 摄)

 
 羌绣,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记忆
 
        羌绣,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被人们赞誉为“云端艺术”,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殊的审美价值,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汶川特大地震使这一民族文化遭受巨大打击。2008 年7 月,在阿坝州州委、州政府的支持下,由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成都高屯子文化机构联合发起成立“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并在成都启动“羌绣帮扶计划”,探索阿坝州羌绣的发展之路。
        2011 年,银杏乡羌绣产业基地成立,为羌绣的传承和发展带来希望。基地为绣娘量身定制培训计划,聘请专业的老师指导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针法规范和创新,羌绣题材、用色的创新等等,甚至还请来蜀绣大师教绣娘们蜀绣技艺,让她们从中汲取精华。现在,羌绣基地既是“阿坝州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银杏乡非物质文化传习所”,也是“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汶川县羌绣协会代理会长的王小蓉说,协会将联合县内的所有羌绣合作社,对外拓展合作。一方面是邀请四川大学、西华大学教授专家来指导,提升羌绣产品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是积极争取与外界企业的合作,在创新品类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让羌绣成为帮助当地百姓脱贫奔康的重要手段。
 

汶川羌绣基地的绣娘在进行刺绣(周乐天 摄)

 
 羌城,承载的不仅是建筑艺术
 
        古羌城集各类古羌建筑的雄伟和风格于一身,汇各种羌文化的遗迹和元素于一体,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庞大的古羌城堡建筑群和文化最集中的古羌文明传承体。城区内有所有羌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的展示,有羌族部族史的演进再现,还有令人目不暇接的羌族手工艺作品。
        古羌城内的羌族博物馆,于震后建成,占地60 余亩,建筑面积10653 平方米,展陈面积4229 平方米。自然厅、地震厅、信仰厅、羌源厅、民俗厅、重宝厅、营盘山厅、红军厅等八个展厅,展示了羌族地区的历史面貌和文化脉络,也体现了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古羌城内的羌文化展示团队则是活态展示羌族文化的主要群体,他们有国家级非遗如羌绣、羌族羊皮鼓舞、羌笛制作等项目传承人,但更多的是来自茂县境内的普通百姓。
        作为羌族人口大县,茂县的羌族文化深厚,风光旖旎,茂县将以中国古羌城为核心,奋力打造羌族文化旅游产业高地。目前,茂县羌地文旅公司积极引进第三方合作伙伴,准备规划古羌城的升级,其最终目的是让游客能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体验羌文化,体验羌族的歌舞、游戏、美食等等。
 

位于茂县的中国羌族博物馆,是展示羌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场馆

 
 羌族活动,羌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羌年,为羌族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十月一日举行。节日期间,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祷繁荣。花儿纳吉是古羌民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在羌年和花儿纳吉赛歌节期间,释比吟唱羌族的传统史诗,人们则以村寨为单位比赛唱歌。唢呐、多声部演唱、羌笛、口弦、羊皮鼓舞、原生态歌曲等精彩节目,展示了羌族独具魅力的羌历新年文化。理县的羌年和花儿纳吉赛歌节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夬儒节,是羌族传统的祭拜自然万物、祈祷吉祥平安的重要节日。在节日里,羌族群众以原生态的歌舞形式,展示当地生活、生产、祭祀等风情。在理县的蒲溪乡,夬儒节一直得到了很好的保存。通过举办夬儒节,不仅让当地人学习和了解该节日的程序和内涵,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感受这个神秘的羌族节日。
        白石祭是通化乡西山村羌民的传统祭祀活动,以祭祀羌族的白石神为主。曾经,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四月初八和八月初八,羌人都会在这里开展白石祭活动。白石祭兴盛一时,后来断档。近年来理县重新将其发掘出来,使这项民俗得以传续。
        除了活动,理县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理县文体广新局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给传承人以资金的支持,甚至以特招的方式,让休溪村的两位年轻人专心学习研究和传承地方的释比文化。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理县蒲溪乡都会举办传统的夬儒节

 
 羌族文化保护区,历史的使命
 
        2008年6 月,省文化厅公布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保护区将保持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习俗、祭祀礼仪,体现羌族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地质结构特点。保护区以抢救、保护、重建、利用、发展为基本原则,将羌族文化代表性传承人、特有的人文环境、自然生态、建筑、民俗、服饰、文学、艺术、语言、传统工艺以及相关资料等作为重要保护内容。突出各地区的重点和特点,在保护的同时注重建立羌区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灾区恢复重建新的增长点。
        2008 年10 月,文化部正式设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继闽南、徽州和热贡之后,我国的第四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四川在保护实验区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文物和非遗资源普查,为羌文化的研究保存下一批珍贵的财富,将区内非遗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整体保护有效结合,非遗基础设施拔地而起,大批羌寨得以重新修葺。与此同时,传习所的建设也令羌年、羌绣、羌族口弦等非遗项目实现了活态传承。非遗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更为非遗传承打下了基础。
 

理县在羌年到来时,举办羌年庆祝活动和花儿纳吉赛歌节(张建 摄)

 
        从汶川到茂县、理县、北川……从建筑到手工艺到歌谣,古老的羌文化逐渐绽放出更旺盛的生命力。当站在历史的垭口眺望未来时,羌文化不仅极大地增加了羌族地区人们的文化自信,更让羌文化的传承,成为人们自觉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