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11日,四川统一战线同心书画院、四川画报社、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23位摄影艺术家走进攀枝花市米易县,开展“乡村振兴的四川篇章”主题采风创作活动。
采风创作团阵容:杨成龙、王钦友、文德军、叶仲男、章志远、唐雪程、詹权松、谢谦、韩明杰、张萌、张德光、沙帆、王琪、宋文礼、张晓燕、蔡仕霞、尹静、夏开华、甘立霞、侯志勤、张平、袁凤、张明和等。
米易县白马镇高龙村
采风创作团一行不顾驱车550公里的劳顿,到达白马镇高龙村后立即围绕光伏农业大棚(新能源+农业)、种养循环生态链、乡村壁画艺术等开展创作活动。
据高龙村党总支书记、村长马顺付介绍,高龙村位于白马镇北部,东邻安宁河,南与挂榜村交界,西与湾丘乡杨家村接壤,北接湾丘乡杨家村,是攀枝花市最大的彝族移民安置新村。
新村距白马镇6.6公里,道路宽敞通畅;幅员面积11.6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50米;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 共有714户3511人(其中,少数民族567户2938人,傈僳族11户48人、汉族136户525人);田面积1762.5亩,山地479.6亩。
走进高龙村,绿水青山掩映下的村庄水、电、路、网络全覆盖,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图书室、村史馆、学校等基础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高龙村作为移民安置新村,房屋布局合理有序,彝族文化底蕴浓厚,具有打造彝族风情"寨子"文化,大力发展“康养+旅游”的显著优势。
米易县新山村傈僳梯田景区
米易傈僳梯田景区位于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2022年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生态环境优美,拥有万亩杜鹃、千顷松涛、百丈幽谷、十里画廊、危岩飞鹰、神秘深箐、龙肘日出、苍茫云海、河谷金辉、白雪红日等奇特自然景观。所在的新山村是傈僳族祖居圣地、全国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天府旅游名村。
米易县撒莲镇禹王宫村
禹王宫村位于米易县撒莲镇东北部,背靠营盘山,面朝安宁河,是米易主要农耕区之一。这里全年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9℃左右,无霜期达300天以上,独特的气候为发展农林果业和旅游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是米易县农业强村、水果之乡、乡村振兴示范村。
依托安宁河谷田园风光、稻菜轮作产业园、一米农业葡萄基地、葡萄观光长廊、鲜花里特色康养民宿村、黄家田幸福美丽新村、农耕文化馆等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禹王宫村将自然观光、农耕文化体验、康养旅游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文旅+农业+体育+健康+研学等产业联动发展,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全产业链,成为养生、养心、养性功能齐备的全时段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
初春的撒莲,瓜果飘香,高标准农田沃野上郁郁葱葱,四通八达的柏油路在一排排大棚中交错延伸,农家房前屋后鲜花环绕。放眼望去,一派生机盎然的现代农业景象。
2月11日第二站
米易县撒莲镇安全村
撒莲镇通过土地流转打开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增强等多把“锁”,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走进安全村高标准农田里,早春西红柿长势旺盛,整齐排列,种植户正在温室大棚里劳作,在阳光的沐浴下,棚内“春”意浓浓。
在西红柿种植园,种植大户张国告诉采风创作团成员,他家种植了小西红柿约二十亩,亩产上1万斤,产品销往重庆、成都及全国各地。由于小西红柿是水果也是蔬菜,酸甜爽口、汁水丰富、味道浓郁,一上市就成了市民和游客的心头爱。
近年来,撒莲镇充分利用日照充足、年积温高、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特色设施农业,助力农业生产质效双升,助推早春蔬菜“提早”上市。随着气温回升,撒莲镇的早春蔬菜陆续“抢鲜”上市,尤其是番茄,作为本地春季蔬菜的主打产品,已经带着阳光的味道,走上了全国各地的餐桌。
撒莲镇的春季蔬菜上市,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也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撒莲镇将蔬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特色农业发展上取得了积极成效,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之路。如今,一幅更加美丽、富饶、和谐、文明的乡村振兴画卷在撒莲镇徐徐展开。
来源/民族影像
编辑/陈学军
二审/肖蓉
审核/李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