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天府·美拍四川|越西:阳光为媒,风光无限
文章出自: 文 / 李越 图 / 越西县委宣传部

 

      2024年1月26日,由四川画报社携手四川省旅游学会、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等单位举办的2023年度巴蜀摄影优秀作品邀请展颁奖典礼暨《四川画报》“画卷天府·美拍四川”专刊首发式在成都举行。壤塘被评为“2023年度巴蜀十佳摄影目的地”。

 

“2023年度巴蜀十佳摄影目的地”颁奖

 

让我们跟随镜头

走进越西

感受文昌文化

 

 

      越西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拥有千年的历史,古称嵩州,人文厚重。当冬天的冷空气自北向南席卷而来时,这个大凉山腹地的县城,却因为温暖的阳光而格外让人流连。

 

凉山州越西县,是人文厚重,阳光温暖的地方(孙建生 摄)
 

大凉山腹地的宜居地

 

      2022年,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象局关于2022年气候生态品牌创建示范活动评审结果的公告》,越西县荣获“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称号。地处凉山腹地的越西,能够得此殊荣,与越西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

 

      越西处于暧温带与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带,两种气候特点兼具,以北亚热带气候为主,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5C,日照1600小时,植被种类、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41.5%,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9%以上,全域均是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天然气吧”。

 

      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越西不仅成功创建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还收获了中国“旅游避暑目的地”“巴蜀气候康养地”等生态品牌。

 

越西是文昌文化的发源地,文昌大庙是文昌文化的载体(范晓宇 摄)

 

穿越历史的千年古城

 

     ​越西是文昌故里,亦是南丝路重镇,又是红色彝乡,文昌文化、丝路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在此交织相融,组成了绚烂多姿的越西文化。

 

      AAAA级景区文昌故里位于越西中所镇。中国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据说文昌帝君张亚子就诞生在越西,越西遂成为文昌文化发源地,文昌大庙则是文昌文化的载体。文昌文化穿越千年,镌刻在了越西的人文风俗里,代代相传。

 

      越西土碉是越西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那时,越西民众广泛使用泥土夯墙,修筑民居和城堡,土碉由此诞生。至今,在越西的村落里还保留着一些土碉。这些土碉是流逝时光的倒影,是一个时代智慧的象征,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零关古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古道纵贯凉山州越西县境南北,可谓“一线通南北”。“零关”石刻和丁山桥是古道最完整的的历史见证,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道是历史的长廊,赋予越西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丁山桥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是至今零关古道上桥面最长、跨度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桥。行走零关古道,仿佛还能聆听到马帮铃声,想起那些湮没了的故事。

 

水观音是越西水景的缩影(江林 摄)

 

享受冬日的美食

 

      去越西,不可错过当地的美食。越西原生态食材种类很多,加之民族文化在此相融,南来北往的人在这里交汇,天南地北的美食在这里碰撞,散发着民族特色的美食成就了这里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      家喻户晓的越西九大碗,是越西最古老、最传统、最具特色的美食之一。传统的越西九大碗有碗面子、烧白、粉蒸排骨、酥肉、红烧墩子等五个荤菜以及糯米饭、烧笋子、烧粉条、肉丝黄花汤等四个素菜,故又称“五荤四素”,寓意“五谷丰登”“四季平安”。

 

      声名远扬的越西坨坨肉,也是营养丰富的彝家传统美食,鲜糯多汁、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越西干糕,制作技艺被列入越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路边随处可见的石磨豆花,热腾腾的,配上秘制的蘸料,食毕,满身热乎......

 

      俗话说“冬阳一寸值千金”。这个冬日,越西的阳光很暖。或行走在越西的古镇古村,或行走在漂亮的湖公园,或踏进精巧雅致的小别院泡一壶好茶,沐浴冬日的暖阳,看光影渐移。

 

      总之,这个冬日,越西值得您去探访。

 

 

图 / 越西县委宣传部

文 / 李越

本文摘自《四川画报》第395、396期

编辑/肖蓉 许洧(实习)